区关工委深入开展创建“雷锋学校”“雷锋社区”活动
让雷锋精神浸润青少年心田
□本报记者 谭宁 本报通讯员 王丰业 崔锦萍
近年来,西海岸新区关工委以开展创建“雷锋学校”“雷锋社区”活动为载体,创新学雷锋活动形式,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长效化,让雷锋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丰富活动载体
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
新区各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精心设计了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的活动项目。编写《向雷锋叔叔学习》材料,进行主流价值引领;与雷锋学校结成联盟,研讨交流学雷锋的经验做法;聘请“雷锋班”班长担当学校指导员,开设“校园活雷锋”“身边的雷锋”微信群……
同时,各学校注重加强文化建设,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雷锋校本课程,将雷锋精神融入《道德与法治》等学科教学中;结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实施学雷锋“十个一”工程,并形成相关课程,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让学雷锋教育常态化。
各学校还把雷锋元素融入校风、校训、校歌以及道路、楼座的命名中,建设“雷锋纪念馆”“雷锋广场”,在教学楼厅廊上悬挂“雷锋日记”展板,使学生随处感受“雷锋文化”的气息,让雷锋精神扎根校园。
强化典型引领
用身边“活雷锋”感召人
在新区部分社区(村),雷锋精神教育被纳入居民素质教育体系,社区(村)编写完备的学雷锋辅导教材,制定教育学习计划,并通过建立雷锋展室、雷锋长廊、雷锋读物阅览室等,全方位宣传雷锋精神。
同时,各社区(村)坚持开展“创雷锋社区、建和谐家园”活动,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推选活动,并制定“学雷锋先进单位”“学雷锋先进个人”“学雷锋文明家庭”“学雷锋文明店铺”评比标准和评比办法。
通过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各社区(村)逐渐形成了“人人争当学雷锋标兵、奉献祖国服务群众”的良好风气。许多社区(村)建立了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学雷锋家庭代办站、雷锋驿站等公益服务组织,常态化组织开展便民服务活动,让群众切身感受到 “雷锋精神永不过时”“雷锋就在身边”。
完善制度机制
拓展学雷锋活动内容
为进一步挖掘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赋予学雷锋活动生机活力,区关工委等部门制定“双创”实施方案,提出“雷锋学校”“雷锋社区”创建标准、活动内容、活动步骤和要求。组建由区关工委牵头,各成员单位参与的统筹协调指导小组,指导全区学雷锋“双创”活动有序开展,形成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成员单位积极配合、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良好机制,确保学雷锋活动常态化、长效化。
目前,新区已评选出辛安初级中学、隐珠小学等20所“雷锋学校”,红石崖街道福莱社区、珠海街道铁橛山路社区等10个“雷锋社区”。这些“雷锋学校”和“雷锋社区”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有力推动了全区学雷锋活动深入开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投入到学雷锋活动中。据统计,去年以来,全区青少年学雷锋做好事超过1100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