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历经39年开发建设,青岛开发区发展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程度最高的现代化综合功能区之一,以占青岛市4.2%的陆域面积,创造了全市1/4的工业总产值和1/5的GDP——

勇立潮头走在前,改革开放再出发


  王台老工业区崛起“芯屏产业新城”。

  京东方物联网移动显示端口器件青岛生产基地

  中电光谷成为全市“四新”经济策源地。
  □本报记者 刘腾 本报通讯员 王敏 李贝科
  
  1985年3月28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奠基典礼在烟崮墩山西南侧举行,开启了改革开放新征程。
  历经39年开发建设,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开发区和山东省、青岛市改革开放排头兵和试验田,青岛开发区以始终不变的改革勇气、令人瞩目的发展速度、蓬勃喷涌的创新活力、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从一片荒滩丘陵起步,逐步发展成为青岛市乃至山东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程度最高的现代化综合功能区之一,以占青岛市4.2%的陆域面积,创造了全市1/4的工业总产值和1/5的GDP,创造了新型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奇迹,展现出“改革开放”关键一招的魅力所在。

  >>二次创业<<
  芯屏产业新城加速崛起

  创业初期,青岛开发区老一辈建设者们开荒辟路、架线建厂,抢时间、拼速度,在荒芜的土地上建起了一座座厂房、一条条大道、一个个园区,为后来的开发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如今,一座集山、海、岛、滩、湾和居、业、学、养、游于一体的“城在景中、人在画中”的现代化文明和谐新城区跃然眼前。
  2018年9月,根据青岛市和西海岸新区部署,青岛开发区正式“进军”王台新动能产业基地,下沉开发建设一线,开启“二次创业”。
  2020年8月,新一轮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后,青岛开发区继续把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继承到新时期奋力赶超、跨越发展的具体实践中,抢抓王台老工业区升级改造任务和京东方物联网移动显示端口器件青岛生产基地项目落地机遇,坚持产业引领、产城融合、以产兴城,在原有开发建设基础上,高效推动王台片区从传统产业小镇蝶变芯屏产业新城,投资体量持续位居全市首位。2023年,王台片区被纳入全市中心城区规划范围,“芯屏产业新城”案例入选全省首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特色典型案例,一座以芯屏产业为引领的产业新城在西海岸新区北部加速崛起。

  >>开放发展<<
  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

  开发区因开放而生,因开放而兴。
  39年来,青岛开发区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统筹深化内外开放,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海尔、海信、澳柯玛等本土企业在这里扎根发展,马士基、通用、松下等百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此投资兴业。依托港口优势,青岛开发区培育形成航运物流、船舶海工、家电电子等六大产业集群,成为青岛乃至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智能家电、高端化工、汽车、海洋装备等产业集群产值均占青岛市“半壁江山”,智能家电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2020年8月改革以来,围绕新时期国家级开发区改革发展目标定位和省、市部署的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造全市工业增长新基地系列目标任务,青岛开发区坚持改革开放、融合发展理念,通过研究实施实体经济振兴发展系列意见,聚力推动优势产业倍增、新兴产业起势、主题园区提质。
  新型显示由“挂牌起势”迈向“发展胜势”,营收规模2023年突破450亿元。海信视像蝉联全球第二大电视出货商,京东方产能加速爬坡,认证产线45条。高端装备加速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潍柴智慧重工项目仅一年时间即具备投产条件。中电光谷等主题园区成为全市“四新”经济策源地。

  >>开拓创新<<
  持续拓展试点工作成果

  创新永无止境。改革以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试点示范引领,聚力贡献园区智慧。
  国家层面,坚持平台理念和系统观念,持续拓展国家智能化工业园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和国家生态工业园区试点成果,统筹谋划中日(青岛)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发展,圆满完成国家相关部委阶段总结建设评估。
  省级层面,发挥特色优势、深化内外联动,推动全省东西部开发区合作共建试点和对外经贸合作,东西合作试点持续位居全省首位,入选全省“外贸新业态”“双招双引”特色园区培育名单。
  市级层面,坚持党建引领,以“管委会+”思路持续激发机制活力,“OLED主动发光型”奋斗理念和“凡事有解、事必求成”的营商服务理念成为全区上下共识,新型显示产业园专班先进事迹全市推广,10余项创新做法获省市领导肯定批示和商务部、省推动开发区改革创新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发文推广。平台公司开投集团入选青岛企业综合100强、企业收入100强和“2023中国服务企业500强”。
  站在开发建设39载的新起点上,青岛开发区将继续乘势而上、砥砺前行、追梦筑梦,努力在新时代改革开放中走在前列。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