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先行,做强畜牧业“芯片”
新区深入推进现代种业振兴行动,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本报记者 王雪
本报通讯员 刘曼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畜禽良种是畜牧业的“芯片”,是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西海岸新区深入推进现代种业振兴行动,大力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不断完善畜禽良种“育繁推”一体化建设,加快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种业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促进全区畜牧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发展,以农业新质生产力引领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
说到良种繁育,青岛康大兔业发展有限公司是新区畜禽良种繁育的领军企业之一。康大兔业公司拥有国内最大、水平最高的肉兔良种繁育基地,获批“农业农村部兔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实验室”“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青岛综合实验站”等技术创新平台。
“我们目前已搭建集良种繁育、标准化养殖、屠宰加工和饲料生产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是亚洲肉兔产业体系最完整、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的企业。”康大兔业公司的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自豪地向记者介绍,“我们公司连续多年兔肉出口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是全国兔行业的领跑者。”
畜禽良种是支撑现代农牧业发展的基础。我国肉兔良种一度被国外垄断,为改变这一现状,康大兔业公司历时6年育成康大1、2、3号肉兔配套系,2011年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的新品种认定,是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肉兔配套系新品种。
“针对目前国内市场上均为白色兔、有色兔更受市场欢迎的现状,公司启动了世界首例彩色肉皮兼用兔配套系培育项目。目前培育的麻色配套系已在全国5个地区顺利完成中间试验,达到新品种报审条件,预计今年能通过国家畜禽新品种审定。”青岛康大兔业发展有限公司畜牧师王波介绍,“公司良种培育工作推动了我国肉兔生产向良种化和高产优质化发展,使我国肉兔良种繁育技术跻身国际先进发展行列。”
记者了解到,康大兔业公司和山东农业大学建立长期产学研合作机制,重点对肉兔新品种培育及康大肉兔配套系持续选育进行合力攻关,大大提高了母兔的繁殖性能和商品兔的生长性能。公司新选育的母兔窝产活子数达到9.8-12.3只,提高了近10%,商品兔的出栏率达到97%以上。新选育的肉兔对饲料的耐受性和环境的适应性要高很多,大大降低了母兔死亡率。
康大兔业公司在持续发展良种繁育的同时,也带动了附近农民群众稳定就业,同时学习传授科学化的养殖技术,促进了当地畜牧产业发展。已经工作近10年的饲养员徐红梅主要负责种兔饲养和管理、子兔护理、日常消毒和防疫检测。“这里离我家就十几分钟的路程,工作稳定,每个月平均工资将近5500元,还可以学习先进的肉兔养殖技术,现在我们村里想养殖肉兔的乡亲们经常向我学习取经。”徐红梅对记者说道。
近年来,区农业农村局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培育涉农科技领军企业,高效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加大政策性保险扶持和养殖示范场补助力度,持续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畜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水平,引领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我们将高效推进康大优质高产肉兔新品种选育、清原种业总部等种业项目建设,计划引进种业企业3家、试验示范品种120个,聚力推进国际种都高新技术示范区建设,建立育种创新联合体。”区农业农村局种业发展科负责人王波表示,新区将以今年6月份举办的青岛首届种业博览会为契机,加强与国内国际种业界的深度交流合作,建设辐射全省、面向全国的“种业硅谷”,打造国内一流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种业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