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赋能,政务服务可感可及
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全面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

办事群众通过“智慧大厅”综合管理平台线上取号。
□本报记者 陈蔚 本报通讯员 徐兆敏
为持续优化新区营商环境,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今年,西海岸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主研发政务服务中心“智慧大厅”综合管理平台(以下简称“智慧大厅”),全面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
>>智能导办<<
提升群众办事感受
咨询导引服务作为政务服务的前哨,服务水平直接影响办事企业群众的办事感受。为此,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在研发智慧大厅时设计了情形感知智能导办系统。
“情形感知智能导办系统具备导办查询、办件动态、设备管控、预约签到、快捷取号等多项便民引导服务。”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大数据服务科负责人张伟说,该系统通过实时获取大厅内业务数据、特殊人员、异常事件、办件引导等各类情形,能够有效帮助工作人员了解区域内实时情况,及时进行干预处理。
同时,情形感知智能导办系统还收集、整理并储存了200余类政务咨询问题归类,引入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问题进行分词、语义分析等处理,在回复咨询时,能够快速找到最匹配的结果给予答复。
为及时掌握评价信息,畅通群众反馈渠道,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在政务服务中心布设164台“好差评”评价设备,通过语音识别、文本分析等技术实现智能回访,对办事群众提出的意见自动回访、自动记录、自动统计,通过分析、挖掘数据,及时发现业务痛点,变“等意见”为“找意见”。
>>预约放号<<
减少现场排队时间
“我们还推出在线预约取号系统,办事群众可通过手机随时随地预约取号,并且实时接收办事提醒。”张伟说,市民可以提前在线上进行业务预约,避免了长时间在现场排队等待。同时,系统会通过微信或短信的方式发送叫号通知,实现了静音叫号。
“预约取号系统的上线使用,特别是在实现‘微信+短信叫号’的静音模式后,极大地减少了嘈杂的叫号声,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更加安静、舒适的办事环境。”张伟说,静音叫号模式优化了整个等候环境,让群众享有更安静舒适的服务体验,也让工作人员能够更加专注于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智慧大厅中还设有智能导航系统,可提供一键导航功能,办事群众只需轻触屏幕,即可轻松找到办事窗口的具体位置。“这种服务模式不仅优化了办事环境,还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进一步推动政务服务向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张伟说。
>>数据赋能<<
打通办事堵点难点
在新区政务服务中心一楼,有一面约8平方米的智慧大厅显示大屏,上面各类数据实时更新,大厅综合情况一目了然。
“智慧大厅将排队叫号、人流监控、好差评等系统的全量数据统一归集,打通数据壁垒,通过后台数据整理,分析所有预约情况、事项办理情况、服务评价情况等,及时发现办理事项的热点、堵点、难点,并通过前端显示屏动态展示,为大厅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徐本宁介绍道。
从2019年全国首推“审批监管执法一体化平台”,2020年全国首推“一证(照)通”改革,到2021年全国“跨域通办专窗”平台上线,2022年全国首推5G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直通车,“全程电子化踏勘”平台立项青岛市数字强省工程标准项目,再到2023年“政务直办间”全面布设下沉至基层社区,“视频办”列入省政务服务专题研究攻关项目,2024年政务服务中心“智慧大厅”综合管理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不断探索政务服务创新路径,以新技术、新制度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下一步,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将继续以创新为动力,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全面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推动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政务服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