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所有高中面向全区招生 ◆恢复“体育与健康”科目测试
2024年新区普高招生计划来了
区内计划招生11539人,自主招生计划共2866人

□本报记者 丁一
4月23日,《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做好2024年全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通知》发布。根据通知,2024年新区初三毕业生共计16895人,普通高中区内计划招生11539人。与往年相比,今年新区所有高中学校面向全区招生,恢复了“体育与健康”科目测试,这意味着“体育中考”正式回归。
《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同日发布。根据通知,2024年新区普通高中自主招生计划共2866人,其中公办普通高中2660人、民办普通高中206人。5月17日笔试,5月19日面试。新区所有实行自主招生的高中学校同样面向全区招生。
体育中考:过程管理考核+目标效果测试
根据通知,2021级学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含口语和听力)、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化学、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和美术)、实验操作(物理或化学);2022级学生考试科目为地理、生物、实验操作(生物)、信息科技。
此次回归的“体育与健康”科目实行过程管理考核和目标效果测试相结合的考试形式。2024年,新区初中体育与健康学业水平考试满分共计60分。其中,过程管理考核评定满分为30分,初一、初二、初三每学年为10分,具体量化标准包括运动参与、体质监测和运动技能。目标效果测试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相关规定,确定每个考生必考1项、选考2项,共计3项。3项考试须在半日内完成,满分也为30分。必考项目包括男生1000米跑和女生800米跑。选考项目包括第一类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50米跑任选一项;第二类足球运球、篮球运球、排球垫球任选一项。具体要求按照《2024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初中毕业生体育与健康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青西新教体字〔2024〕183号)执行。
在志愿设置方面,普通高中招生设置1个自主招生批志愿,1个艺体特长生批志愿,1个中美班批志愿(新区胶南第一高级中学),普通班批志愿设置2个平行志愿、1个顺序志愿、2个调剂志愿(公办普通高中普通班调剂志愿、公办综合高中实验班调剂志愿)。
通知还明确了等级成绩要求。
自主招生批录取时,各高中学校录取的考生,需达到相应高中学校自主招生实施方案对第一组合、第二组合等级成绩的要求,艺术(音乐和美术)、实验操作(生物、物理或化学)、信息科技科目均须达到合格等级。
普通班批录取时,优质公办高中学校(含西海岸中学、新区胶南第一高级中学、新区第一高级中学、新区致远中学、青岛九中)普通班录取的考生,第一组合须达到B等及以上等级且第二组合达到C等及以上等级,艺术(音乐和美术)、实验操作(生物、物理或化学)、信息科技科目均须达到合格等级;其他公办高中学校(含新区第二高级中学、新区实验高级中学、新区第三高级中学、新区第五高级中学、新区第九高级中学)普通班录取的考生,第一组合和第二组合均须达到C等及以上等级,在第一、第二、第三志愿录取时,优先录取艺术(音乐和美术)、实验操作(生物、物理或化学)、信息科技科目达到合格等级的考生。
自招考试:每名考生只能填报1所学校
4月23日,新区普通高中自主招生计划发布。
其中,青岛西海岸中学招收卓越人才80人、创新人才220人;胶南第一高级中学招收卓越人才80人、创新人才400人;新区第一高级中学招收卓越人才80人、创新人才400人;新区第二高级中学招收创新人才240人;新区致远中学招收创新人才400人;新区实验高级中学招收创新人才240人;新区第三高级中学招收创新人才80人;新区第五高级中学招收创新人才80人;新区音乐学校招收艺术创新人才共80人,含美术40人、书法10人、播音与主持和音乐(声乐、器乐)30人;新区第九高级中学招收创新人才240人;青岛九中设置自主招生计划40人;青岛为明学校2个“创新人才班”共招收60人;青岛古镇口海军中学招收创新人才60人;青岛志贤中学招收创新人才36人;青岛杜威实验学校招收创新人才50人。
根据通知要求,报名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必须符合普通高中招生报名条件,品学兼优,或在某一学科、某一领域(如创新发明、信息技术、自然科学、文学创作等)具有明显的学习潜质或才能。自主招生考试设置1个报考志愿,考生只能填报1所学校。
选拔过程中,普通高中自主招生采取学生自愿、初中学校推荐、高中学校测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报名时,本地考生到学籍所在初中学校报名,由初中学校汇总后上传报名平台;外地回区考生到区教体局招生考试部报名。
有一点需要注意,即获得普通高中自主招生拟录取资格的考生,必须参加2024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被自主招生批次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续其他批次志愿的录取;未被自主招生录取的考生,根据报考志愿继续参加后续其他批次志愿的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