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安街道以培育单项冠军企业为抓手,厚植营商沃土、加快产业升级、抓实项目保障,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打造“辛安制造”升级版——
单项冠军成长的“辛安密码”

□本报记者 张希文
本报通讯员 尹建筑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八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定名单,全市共有9家企业上榜,西海岸新区4家企业在列。其中,青岛思普润水处理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尔洗碗机、青岛海信日立空调3家辛安街道辖内企业榜上有名。
最新数据显示,青岛市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累计培育39家,全国排名第七。其中西海岸新区占了18家,总量居全市首位,辛安街道则以总数8家的数量领跑全区。
作为千亿级工业重镇,近年来,辛安街道坚持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厚植营商沃土,加快产业升级,抓实项目保障,在锐意进取中不断实现创新突破,积极打造新区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引领区建设贡献更大“辛安力量”。
厚植营商沃土
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好的营商环境能够让企业扎根一方沃土,心无旁骛,轻装前行。对此,新晋“单项冠军”青岛思普润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迪深有感触。
作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青岛思普润自2006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生物膜流化床(MBBR)的技术研发,公司基于MBBR的第4代技术BFM工艺技术集生化、物化、智能控制于一体,最多可节约70%以上的用地,是污水处理行业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应用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全球领先。
单项冠军的打造并非一日之功,不仅需要企业自身具备过硬的科技创新实力,政策、资金、资源等外部条件更是不可或缺。青岛思普润在攻克核心技术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一度因为资金周转困难,公司研发受到影响。关键时刻,是辛安街道主动帮助申报了贷款,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这种对企业“雪中送炭”的帮助,是辛安街道“生产无需不扰、服务随叫随到、帮扶说到做到”服务理念的生动诠释,更是厚植营商沃土,持续擦亮“企心安”营商环境品牌的最好见证。
2023年以来,辛安街道依托“桔灯会客厅”打造了企业家会客厅,建立“企业家约见”制度,开展“进企业、送政策、问需求、解难题”专项服务活动和上门帮扶、惠企政策“滴灌”等稳产惠企行动。截至目前,辛安街道已为辖区内产值5亿元以上企业提供服务741件次,伴随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街道高质量发展势能不断释放。
产业转型升级
企业形成创新发展梯队
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辛安街道坚持做优存量与做大增量双轮驱动,推动经济发展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打造“辛安制造”升级版。
辛安街道以培育单项冠军为抓手,发挥它们在产业链延链、补链和创造新链主企业方面的垂范效应,提升发展“含金量”。为引导辖区企业专注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辛安街道专门建立了国家级、省级培育库,将掌握核心技术、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纳入动态管理名单,并通过专人跟进,进行专门的政策引导、跟踪服务和示范引领。
目前,除了8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外,辛安街道辖内还有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家,“专精特新”、隐形冠军、瞪羚企业总量突破100家,现已形成了梯队发展、后劲十足的发展格局。2023年,街道辖内36个工业技改项目完成投资38.8亿元,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
抓实项目保障
壮大经济发展“生力军”
发展是第一要务,项目是第一支撑。辛安街道努力克服土地瓶颈制约,充分发挥自身在工业底蕴、地理区位和资源平台上的优势,推行“全过程”“沉浸式”服务模式,促进了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
近日,随着新区首个以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相关领域研发创新为主的医疗产业园区——青岛国际生命科学园项目在街道的开工建设,辛安的经济发展再添生力军。今年以来,街道先后引进总投资5.2亿元的3个项目,实现了包括青岛国际生命科学园项目在内的总投资18.1亿元的5个项目的开工,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2023年,辛安街道引进4支10.5亿元基金,落地12家法律服务机构、金融机构、人力资源等现代服务业项目,总投资71亿元的19个储备项目顺利开工,实现辖内规上工业产值1145.5亿元、区级公共预算收入40.8亿元……作为新区的千亿级工业重镇,辛安街道高质量发展成色十足。
坚持党建引领
激活高质量发展“红引擎”
辛安街道49.4平方公里的辖域面积内,工业园区就占20平方公里,这里聚集的生产经营类企业多达5100余家。为护航企业高效发展、行稳致远,辛安街道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通过加强对辖内企业的分类指导,让党组织和党员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心骨”和“红引擎”。
辛安街道持续推进“三馆一园一街”(青岛市企业廉洁教育馆、企业党员政治生活馆、企业文化艺术剪纸馆、企业党建主题公园、企业人才服务街)企业党建矩阵建设,将辖区高校、大型企业纳入街道社会治理委员会成员单位,将区直联系社区单位、规模较大非公企业、红色物业等纳入社区社会治理共建范围,打造区域化党建“共同体”,画好社会治理“同心圆”。
近年来,辛安街道吸纳71家单位融入区域化党建格局,“红色朋友圈”不断扩大。通过企业党建带动,党建触角不断向基层延伸,一张统筹布局的“党建地图”全面覆盖,进一步擦亮了辛安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