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西海岸新区着力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发展引领区

向新而行,澎湃蓝色动能

  □本报记者 李涛

  动能澎湃潮头起,胶州湾畔万象新。
  经略海洋,向海图强。拥有309公里绵长海岸线的西海岸新区,是2014年国务院批复设立的第九个国家级新区,肩负着“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支点”的国家使命。
  秉承“新”的特质,西海岸新区以“新”提速、以“新”提质,纵深推进经略海洋,推进海洋科技创新、不断走向深蓝、实现海陆循环,“蓝色生产力”正加快显现,“蓝色之城”愈发芳容明艳。2023年,新区实现海洋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9%,占青岛市海洋生产总值的40.4%,占新区地区生产总值39.5%。船舶海工、航运贸易金融、海洋生物医药、现代海洋渔业与冷链、临港加工、海洋科技服务等六大海洋产业加速形成,现代海洋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是科技创新。
  聚焦科技兴海,新区组建海洋发展委员会、科技创新委员会,统筹全区涉海科技资源,加快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积极打造海洋科技自主创新领航区。
  今日之西海岸,涉海创新平台和海洋人才加速集聚。“科学号”海洋科考船和“仲华”热物理试验装置两个大科学装置落户;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古镇口校区等4所“双一流”涉海高校初具规模;重组、获批海洋食品加工与安全控制等海洋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6家、水下推进技术等部级重点实验室2家;落地中船海洋装备研究院、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新区各类涉海创新平台数量突破180家。
  构建全过程创新链,科技创新形成强力支撑,新区现代海洋产业集聚成势。
  聚焦产业强海,新区大力实施海洋产业突破行动,以发展海洋优势产业为重点,积极培育海洋新兴产业,突出“强链延链补链”,推进海洋产业提质增效:
  放牧深远海,新区创建首个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深蓝1号”网箱累计收鱼20万尾,实现了国产海水三文鱼养殖“零”的突破;“深蓝2号”网箱顺利出坞,是我国目前适用水深最深、养殖水体最大、性能最先进的深远海养殖网箱装备。国家级海洋牧场达16处、占全国十分之一,成为全国县(区、市)级最大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群。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推进“刺参良种育繁推一体化建设示范项目”等,创建国家级刺参良种场1处,省级水产原良种场5处,获国家水产新品种认定2个。
  聚力高精尖,新区先后建设世界最大吨位级“海上石油工厂”P70、世界最大的圆筒型FPSO、全球首艘10万吨级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全球首例一体化建造LNG模块化工厂——加拿大LNG项目模块等高端船舶海工产品,一大批“大国重器”从新区扬帆出海、驶向世界。明月海藻和聚大洋藻业的海藻酸盐系列产品占据全球市场的30%和25%,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海洋中药生产基地、全国唯一海洋药物中试基地,抗结肠癌新药BG136成为国内首个进入临床试验的抗肿瘤海洋药物。
  探索新赛道,新区积极布局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国内首个、全国最大的多模块自动化集成测序酶试剂生产基地在青岛华大智造投产,建成全球最大综合性海洋基因库。建设金能沐官岛海上光伏发电项目,探索“渔光互补”新技术新模式。
  聚焦向海开放,新区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实施海洋领域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海洋经济竞争与合作,海洋领域国际合作迈上新台阶。
  全国唯一的联合国“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揭牌运行,亚洲唯一的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落户新区,西海岸成为我国首个深度参与联合国“海洋十年”的地方政府。青岛自贸片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助力海洋改革开放走在前,迈入全国自贸试验区第一梯队。山东港口青岛港建成亚洲首个自动化码头,获评全国唯一智慧、绿色“双五星”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居全国第四、第三位,国际航运枢纽竞争力指数居东北亚首位。
  谋定而动、靶向施策、聚力产业,站在新起点,西海岸新区将奋力写好经略海洋大文章,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记者手记

  锻造新质生产力 写好蓝色大文章
  新质生产力成为当下各地谋篇布局的热词。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也是推动生产力迭代升级、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作为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西海岸新区应如何秉承“新”的特质,赋能生产力质的跃迁,打头阵、当先锋?以“新”提速,以“新”提质,推进海洋科技创新、不断走向深蓝、实现海陆循环,成为推动蓝色生产力持续“上新”的关键。
  科学技术是蓝色生产力的先导。青岛聚大洋藻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海藻多糖药用空心胶囊完成了海藻终端产品从工业级到食品级,再从食品级升级到海洋生物医药级的“三级跳”。走向深蓝是蓝色生产力的新维度。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深蓝1号”网箱累计收鱼20万尾,“深蓝2号”网箱顺利出坞,实现了国产海水三文鱼养殖“零”的突破。陆海一体是蓝色生产力的关键。山东港口青岛港加快推动由局部优化、单点突破的信息化模式,向全局优化、系统提升的数字化模式转变,在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设中勇立潮头,奋楫争先。
  科技创新,智慧基因谋略海洋世纪;潜行深蓝,海洋牧歌盘活碧波万顷;以港兴业,远洋巨轮交融蓝色梦想……细数西海岸海洋产业,不难发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西海岸早已扬帆起航。
  面对未来,发展的最大优势在海洋,最大潜力也在海洋。西海岸新区将聚焦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发展引领区总目标,围绕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海洋生产高水平安全两大任务,在“统筹机制、海洋科技、海洋产业、海洋港口、海洋生态、国际合作、综合管理”等七个方面精准发力,加快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努力在经略海洋方面“打头阵、当先锋”,奋力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新支点。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