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肇事妻顶包,糊涂夫妻同获刑
□本报记者 李宛遥本报通讯员 王菡菡 石艺
丈夫酒驾撞人后,妻子爱夫心切,为其顶包。殊不知,这样非但没能帮丈夫逃脱罪责,自己也因涉嫌包庇罪触碰了法律红线。近日,经黄岛区(西海岸新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黄岛区(西海岸新区)人民法院以交通肇事罪判处被告人张某有期徒刑三年八个月,以包庇罪判处被告人王某有期徒刑六个月。
酒驾撞人
慌乱逃离现场
2023年隆冬的一天晚上,张某与三名同事聚餐。期间,张某有饮酒。酒足饭饱后,大家相继道别,张某把其中一位同事送回公寓后,驾车回家。
归家途中,醉眼蒙眬的张某压着道路中间的虚线疾驰。突然,他的视线中出现一个急速逼近的黑影。随着距离的缩短,张某惊愕地发现,那竟是一名骑着电动自行车的骑手。张某一惊,酒醒了大半。但此时两车距离过近,张某已来不及刹车。一场交通事故就此发生。
撞人后,张某赶紧下车查看情况,发现电动自行车驾驶员仰面摔倒在路边人行道上,头部血流不止。慌神的张某立即报警称此地发生了交通事故,需要救护车。而后,他迅速驾车离开。
偷梁换柱
竟找妻子顶包
路上,张某想到,自己酒驾撞了人,万一被查到肯定会被吊销驾照,甚至可能获刑,不如找个没喝酒的人替自己挺过这一关。
于是,他马上打电话给妻子王某,告知其相关情况。听到丈夫酒驾撞人,王某瞬间惶恐无措。爱夫心切的她当即同意了张某的主意,下楼与丈夫会合后,将车开回了事故现场。
很快,交警到达现场询问情况。王某表示是自己驾车,张某也称自己是闻讯后刚刚赶到此处。
待救护车抵达现场后,张某随车一起前往医院。在急诊区,察觉事有蹊跷的交警再次询问事故发生时是谁开的车。张某依旧坚称是王某。另一边的王某在公安机关进行第一次供述时,也咬定驾驶员是自己。
事情败露
夫妻双双获刑
当交警再次强调坦白从宽时,心理防线崩塌的张某终于承认是自己肇事逃逸。与此同时,王某也承受不住巨大的心理压力,承认了冒名顶替的事实。
不幸的是,电动自行车驾驶员经抢救无效死亡。
交警部门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张某承担事故全部责任,其醉酒驾驶机动车、超速行驶,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一人死亡,且肇事后逃逸,构成交通肇事罪。王某为掩盖张某酒后驾车行为而到现场顶替,并在司法机关作虚假陈述,扰乱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构成包庇罪。
夫妻二人本以为打得一手瞒天过海的“如意算盘”,却“醉”上加“罪”,双双获刑锒铛入狱。
■检察官提醒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莫因一时侥幸误了阖家团圆。同时,当发现他人有违法犯罪行为时,要及时规劝其投案,这样还有可能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减轻罪责。倘若替人作伪证包庇犯罪,自己也将会受到刑事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