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人工智能海洋学论坛、第三届中国海洋工程科技创新论坛同日在新区举行
向智而行,新质生产力加速“入海”
5月28日,第三届人工智能海洋学论坛在新区开幕。
智能无人系统产学研联盟创新基地落户西海岸新区。□记者 仪博文 摄
□记者 李宛遥
通讯员 王敏 报道
本报5月28日讯 今天上午,以“人工智能助力海洋科学研究范式变革”为主题的第三届人工智能海洋学论坛在西海岸新区中科青岛科教园开幕。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大可担任大会主席,来自全国百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和政府、企业的近600名专家学者参会。
本届论坛特别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立新、陈大可,中国工程院院士宋君强、蒋兴伟,分别围绕“海洋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海洋学的现状与愿景”“地球系统数字孪生的构建与挑战”“海洋遥感大数据赋能海南自贸港建设”作大会主旨报告。
大会为期3天,设置海洋环境智能预报、海洋大数据构建、人工智能算法模型3个专题共46个报告,全面展示我国在人工智能海洋学领域前沿成果和创新探索,交流研讨基于深度学习和大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海洋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与海洋科学交叉融合,实现海洋信息智能感知、数据深度挖掘、产品智慧应用,助力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驱动的海洋科研范式变革。
据了解,本届论坛由中国海洋学会人工智能海洋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主办,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动力环境观测与预报重点实验室承办。人工智能海洋学论坛自2021年发起,至今已举办三届,有力推动了人工智能与海洋科学深度交叉融合,成为国内人工智能海洋学领域最高水平的系列学术会议。
中科青岛科教园位于古镇口核心区,规划建设“一集群两院三中心”,即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13家涉海研究所交叉研究集群,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先进技术学院和青岛科教园发展中心、海洋创客中心和产业研发中心。园区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组织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打造海洋领域创新人才高地,努力抢占海洋领域科技制高点。
□记者 仪博文 报道
本报5月28日讯 今天,由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和中国海洋学会主办、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和清华大学海洋工程研究院承办的第三届中国海洋工程科技创新论坛在西海岸新区举行。
本届论坛以“数智海洋与新质生产力”为主题,聚焦我国近年来在数智海洋科技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为“政、产、学、研、用”各方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以科技创新丰富和夯实数智海洋科技内涵,领航蓝色经济创新发展。
活动现场,先后进行了智慧海洋工程联合研究院签约、水下智能装备联合研究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海上新能源及海洋能联合研发项目合作协议签约、智能无人系统产学研联盟创新基地落户西海岸新区仪式等。同时,与会专家还分享了关于数字化海洋工程设计、智能化海洋装备制造、海洋大数据运用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海洋领域的创新应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现场嘉宾一致肯定科技创新对推动海洋工程产业化进程的关键作用,并强调要加强与产业界的深度合作,进一步优化产业化路径。
据悉,本届科技论坛旨在联合国内各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龙头企业,促进海洋能产业、技术的创新与进步,打造海洋能技术创新高地;推动智慧海洋工程、水下智能装备、海洋新能源等领域发展;打造智慧海工创新引擎,引领海工数智化发展;提升我国海工高端智能装备领域的研发、设计和制造能力与竞争力,构建国家智慧海工与数智海洋技术支撑体系;加快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推动国家海洋能资源开发,助力海洋强国建设和能源结构调整。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将为加速数智海洋科技产业化进程注入新活力,为海洋工程领域的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为中国海洋科技产业提质升级提供有力支撑,推动海洋产业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迈进,实现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