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在“奋进西海岸”我与新区共成长市民代表媒体见面会上,四位市民代表分享各自的奋斗故事

以拼搏践行使命,以实干诠释担当

  □文/图 本报记者 刘腾

  十年跨越成就非凡梦想,青岛西海岸新区各条战线涌现出一批批担当作为、业绩突出的先锋模范。他们作为268.8万新区市民群众的一员,参与了新区的建设,见证了新区的发展。
  6月4日,在“奋进西海岸”我与新区共成长市民代表媒体见面会上,于义睦、胡春义、姜永战、薛新伟四位荣获西海岸新区高质量发展突出贡献人物的市民代表分享了他们在各自领域和岗位上砥砺奋进的故事。他们以拼搏践行使命,以实干诠释担当,激励着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青岛真情巴士集团K1路公交驾驶员于义睦——
  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2014年,真情巴士K1路正式开通,成为连通西海岸新区东、西城区的首条公交线路。十年间,于义睦无数次沿线往返,行驶里程40万公里,服务乘客超46万人次,他也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了人生价值。
  “最开始从事志愿服务是因为在工作中认识了许多空巢老人和特殊家庭的孩子,我的车厢服务让他们感受到了温暖,因此他们就专门坐我的车。慢慢地,我们彼此熟悉起来,我的服务也走出了车厢,到他们的家中帮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于义睦说。
  于义睦所在的企业,是区属国企——青岛真情巴士集团有限公司,公司始终坚持“服务新区 便捷出行 传播文明”的企业使命。作为企业的一员,于义睦将志愿服务作为践行企业使命的重要内容。他说:“在‘德立道 善行远’的企业文化影响下,2700多名同事主动加入志愿服务,我们常年帮扶100余名老人和60余名孩童,对接12所特殊机构,为20余所学校开展爱心护学活动,为60多个村居提供义务理发、维修家电等志愿服务。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大家也在奉献中收获着成就感和幸福感。”
  在于义睦典型带动下,十年时间,西海岸新区志愿服务队伍越发壮大,已经有22万名志愿者,各种好人好事数不胜数。2015年率先发起的礼让斑马线活动,得到了新区40多家单位近6万市民的参与,“礼让”成为新区的一张文明名片。
  “随着新区日益浓厚的文明氛围,如今文明行为已经融入市民的生活日常,文明交通、助老扶幼等志愿活动蔚然成风,‘好人共生’现象浸润西海岸,为这片沃土的发展注入精神力量。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市民加入到文明城市的建设中来,共同为美丽新区的建设出一份力、添一份彩。”于义睦说。

  青岛鲜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胡春义——
  在新区创业是一种幸福

  2020年,胡春义通过在西海岸新区举办的全球海洋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对这片发展沃土有了深入的了解。2021年,他正式来到新区创业,到今年已经是第四个年头。
  “我们企业主要解决鲜活水产带水运输过程中的成活率问题,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对市场的深入了解,我们已经把技术发展到现在的陆基循环水养殖系统。公司目前正在大村镇施工建设六万立方米水体的生态循环水产养殖系统,未来三年内将陆续开展项目二、三、四期建设,建成后有望成为国内最大的室内陆基工业化循环水养殖体系。”胡春义介绍说。
  谈及为何来到西海岸创业,胡春义表示:“优秀的创业环境是核心因素。新区的人才资源、人才政策、产业配套、产业政策、用地政策以及科技创新政策等都很全面,让我对在这里创业有了很强的信心。”
  胡春义介绍,在项目落地的过程中,新区各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特别是在项目对接、政策引导等方面,为项目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建设过程中,有关部门单位现场沟通、专人对接,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和便利。在企业日常发展和运行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新区有关部门也总是全力帮助协调解决。
  “新区一流的营商环境,让我们在创业过程中没了后顾之忧。通过我们在新区创业这三四年的时间可以看出,我们西海岸新区是充满着无限机遇的一片热土,也是一个像家一样温暖的港湾。在这座城市里奋斗成长,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幸福。”胡春义说道。

  青岛同富勤耕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姜永战——
  创新农事托管服务 让农民种田更轻松

  2006年,姜永战走下渔船,结束了十几年的出海打渔生涯,回家后买了第一台70马力二手稻谷联合收割机,当年就驾驶机器到临沂等地区收割小麦。通过农机跨区作业,他认识到干农机服务一要靠技术、二要靠合作,否则是没有出路的。
  “2008年,我组织成立了青岛同富勤耕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机手开展农机跨区作业服务,为车队配套完备的维修、供应等后勤保障服务,彻底解除外出作业机手的后顾之忧。”姜永战介绍。
  为了闯出名堂,合作社从农机维修入手,把第一时间为机手提供优质维修服务作为“立社”之本。目前,合作社的维修业务已经覆盖新区全境并辐射到潍坊、日照等地,逐步发展成为青岛市西南部区域化农机维修保养中心。合作社规模逐渐扩大,现有社员100多人,各类机械2000余台套,农机维修车间1000多平方米,流转土地1.2万多亩进行小麦和玉米种植,建设了占地50亩的大场镇同富勤耕粮食晾晒场,提供粮食晾晒、烘干等服务,成为青岛市最大的粮食烘干中心及超级晾晒场,兼容与农业相关的各种农产品展场,为全镇小麦供种提供场所。合作社成长为一家集农机销售、维修、作业、技改以及土地规模化经营、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技术培训等于一体的综合型社会化服务组织。
  “作为全国排名前十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我们积极研究推广农机新装备及适用的机艺融合技术模式,配备青岛首台CVT重型无人驾驶拖拉机等先进的大型智能农机具,为农民提供全程或半程农事托管服务,开拓出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新路子,打造出具有区域特色的‘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新模式,闯出了一条规模化作业、全程化服务、多元化经营、一体化发展之路。”姜永战说道。

  灵山卫街道星光岛社区党委书记薛新伟——
  把社区当成家 让邻里更和谐

  薛新伟2003年参加工作,21年里一直在基层社区服务。
  “身在最基层,尤其是直面居民提供服务的基层社区,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新区的高速发展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一个是创变,新区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突出了,居民更有获得感了。一个是裂变,新区变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强劲了,居民更有幸福感了。另外一个是蝶变,新区变得越来越高、越来越美好了,居民更有安全感了。”薛新伟说。
  在灵山卫街道星光岛社区,薛新伟围绕“星光聚力 乐活共享”品牌,充分发挥星光岛美食街、酒吧街、酒店街、教育街“四街”优势,形成“党建引领、多元参与、智慧赋能、邻里共享”运行模式,打造“社区党组织+社区团支部+物业”为红色引领的“星光领航、星光治理、星光筑梦、星连万家”社区青年服务体系,相关做法与全市城市社区书记交流分享,获评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市级五星级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每一个社区都做好了,那基层治理就会发展成百舸争流、百花齐放、美美与共的景象。”谈及社区工作,薛新伟说,“我的工作理念就是把社区当成自己的家,这个家拥有一个坚强的党组织、一群志同道合的好伙伴、与时俱进的好方法、永不懈怠的为民情怀,就可以把社区的工作干好。”
  薛新伟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新区基层治理需要为使命,在社区治理工作中,以和谐邻里关系为基础、以多元参与机制为纽带、以利他奉献精神为导向、以实现持续发展为目标,探索形成以共同体建设为愿景的社区治理模式。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