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区医保局不断加强生育待遇保障,释放医保政策红利

让更多家庭“想生、敢生、愿生”


  区医保局开展政策宣传活动。
  □本报记者 张静
  本报通讯员 黄启昊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所有的母亲都应当被温柔以待。近年来,西海岸新区医疗保障局持续助力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不断加强生育待遇保障,优化医保经办服务,释放医保政策红利,从妊娠、分娩、育儿,全方位精心守护每一位“新妈妈”,让更多家庭“想生、敢生、愿生”,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报销+津贴+补助”<
  力促“生而无忧”

  “感谢国家的好政策,不仅报销了我生孩子的医疗费、检查费,还能发放98天的生育津贴,我可以在家安心带娃啦。”在今年2月份生完宝宝的新区市民李女士感叹道。
  据了解,新区参保女职工顺产、难产、剖宫产等医保范围内的分娩费用个人无须负担。产妇早期妊娠检查、中晚期妊娠检查的费用纳入生育医疗费报销,标准提高至1600元;试管婴儿等11项辅助生殖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参保职工和参保居民年度最高支付限额分别为1.5万元、5000元,分别报销为86%、60%;参保女居民住院分娩医疗费支付标准提高至3000元。今年以来共拨付生育医疗费1710.7万元。
  另外,女职工在用人单位参保,生育或流、引产时,在新区连续足额缴费满1年以上的,可享受生育津贴;对生育或流、引产时已正常参保一个月以上但连续足额缴费不满1年的,待用人单位连续为职工足额缴纳医疗保险费用满1年后,可补支生育津贴。今年以来,生育津贴申请4440人次,拨付基金7240.1万元。
  此外,男职工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社会医疗保险,享受医保统筹待遇期间,其未参加居民社会医疗保险的配偶住院分娩,不符合享受女职工生育医疗费用待遇的,按照女职工生育医疗费用标准的50%享受生育补助金。今年以来,男职工生育补助金申请176人次,拨付基金41.2万元。

  >“提标+倾斜+特助”<
  力促“幼有善育”

  “这项政策真是太人性化啦,我以为孩子的住院费用不能报销,没想到不仅能报,还报得这么高。”新区市民张女士开心地说。张女士4个月大的女儿因感冒引发肺炎在外地住院花费4000多元,本以为没参保无法报销,经咨询区医保局后,回新区及时办理了参保,报销了近3000元。
  据悉,新区参保儿童享受基本医保、大病医保、医疗救助多重保障,年度保障达78万元以上。少年儿童一、二、三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报销比例分别为90%、85%、80%;门诊慢特病报销比例为90%、85%、80%;因意外伤害(排除第三方责任等情况)发生的门急诊医疗费用,超过100元以上的部分报销90%,年度最高支付3000元。
  新生儿自出生之日起6个月内办理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手续并缴费的,自出生之日起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6至12个月的,自缴费的次月起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自出生之日起6个月内,办理异地长期备案起始日期可提前至出生之日。
  对儿童的救助如何更“精”、更“准”?苯丙酮尿症(PKU)患者特食补助,18岁及以下按80%的比例救助,年最高救助额1.5万元,特困人员、低保对象的患者按100%比例救助,年度限额为3万元。今年以来,为“苯丙酮尿症”患者特食补助2.84万元;对500余名社会散居孤儿、重点困境儿童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全额资助62.9万元。

  >“联网+免申+智办”<
  力促“办有温度”

  “网上也能申请生育津贴了,连跑腿都省了,医保服务真是越来越便捷了。”新区参保职工魏女士说。
  当前,新区推行“一站式”联网结算。对符合规定的生育医疗费用可直接在定点医院联网结算,高效实现参保儿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琴岛e保等多层次医疗保障的“一站式结算”,推进参保儿童住院、门诊费用、门诊慢特病异地联网结算,让妈妈们更有“医”靠。
  同时,实施“免申式”津贴即办。符合条件的参保女职工,出院结算时,由定点医院上传病历材料,符合发放规定的,生育津贴将于生育医疗费结算次月起按月发放至生育女职工社保卡金融账号。目前,区中心医院等10家定点机构全面开展生育津贴“免申即享”,累计办理1237人次。
  此外,区医保局还推出“智享式”医保经办。推出集业务办理、预约服务、诉速办、云客服、医保服务机构导航等功能于一体的“西海岸医保”小程序,孕产妇、儿童可在同一平面内实现服务经办、意见反馈、帮办代办一体多跨协同,提高办事效率。协同推进医疗报销一件事、出生一件事等主题服务线上联办,27项医保服务事项实现网端、掌端、自助端、窗口端四端协同办理,25项医保高频事项下沉至23个镇街医保工作站办理,9项高频业务实现“跨省通办”,47个门诊慢特病种院端办,构建起医保服务新生态。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