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为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提供破解之道

  □张新鸿
  中国共产党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既有组织规模大、党员人数多“大的样子和优势”,也有管党治党“大的难处和独有难题”。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大党独有难题”的原创性命题。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了“六个如何始终”,对“大党独有难题”作了精辟分析和阐释。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紧紧围绕“六个如何始终”,为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和破解之道。
  “大党独有难题”提出的时代背景
  “大党独有难题”这一创新性命题的提出,饱含着对我们党所处历史地位和作用的清醒认识,凝结着对党的建设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的深刻洞悉,体现了对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和形势环境变化的深刻把握。
  对党如何实现长期执政的深刻忧思。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常言道,创业难守业更难。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要继续保持生机活力,跳出“兴勃亡忽”的历史周期率,实现长期执政,就必须清醒认识大党独有难题,找到精准有效的破解之道。
  对新的使命任务和形势环境变化的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大确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和中心任务,要确保既定目标如期实现、中心任务胜利完成,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当前,世界大变局加速演进,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多。错综复杂的形势、繁重艰巨的任务、严峻多变的外部环境、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都要求我们解决好大党独有难题,提高治国理政的能力和水平,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
  对党的自身状况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清醒认识。作为百年大党的中国共产党,规模大、人数多、长期处于执政地位,要把这么一个大党管好治好实属不易。尽管新时代十年,党的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显著成效,但是面对长期存在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党内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如果对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不能清醒认识并着力破除,就会危及党的长期执政。
  大党独有难题表现为六个“如何始终”
  “如何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立党强党的一个根本问题。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取得了辉煌成就。初心易得,始终难守。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必须时刻提醒全党务必不忘初心使命,不忘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只有常给初心保鲜滋养,才能保持初心本色依旧,不蒙尘褪色、干涸枯萎,才能在新征程上走得更远、走向更光辉的未来。
  “如何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性问题。众心齐泰山移,团结统一、步调一致,党的事业就能取得胜利,反之,就会遭遇挫折。党的历史经验表明,只有党中央有权威而且能够做到集中统一领导,才能汇聚起干事创业、攻坚克难的磅礴伟力,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因此,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含糊、不能动摇。
  “如何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是关系到党治国理政成效和赢得人民群众信任的关键问题。绳短难汲深井,浅水难负大舟。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指出,全党要克服本领恐慌,在战争和实践中不断增长才干。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强调,全党必须再重新进行一次学习,好好研究解决党的执政能力问题,进一步强化党的领导、提高党的威信。进入新时代,面对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新目标新任务,我们党必须在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上下功夫,只有能力本领高强,才能团结带领人民完成好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是关系到我们党能不能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能不能永葆生机活力的精神动力问题。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我们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构筑起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为立党强党提供了丰富的滋养。但是在长期执政过程中,一些人不思进取,不愿干事、不想干事,以躺平摆烂对待工作和事业,这严重影响人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如果不加以纠治,就会危及党和国家事业的长久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建新功、立新业。
  “如何始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是关系到我们党能不能实现自我革命,能不能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定力问题。从党史上看,我们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从苦难走向辉煌,离不开党对自身不足、存在的问题的清醒认识和勇于刀刃向内的果敢勇气。我们要汲取一些大党老党失败的教训,清醒认识、及时检视和纠正自身存在的问题,坚持以自我革命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使党始终永葆青春活力。
  “如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关系到我们党能不能做到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全局性、长远性问题。良好的政治生态能够聚人心、扬正气,而不良的政治生态会导致人心涣散、弊病丛生,甚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一个时期以来,党内存在的选人用人风气不正、“四风”盛行、“七个有之”难根治、反腐戒奢不容易、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较普遍等问题,使党内政治生态遭到了严重破坏,需要付出很大代价才能恢复。因此,我们必须把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作为党的政治建设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抓牢抓实,营造比学赶超的干事创业环境和健康向上的党内政治生态。
  努力掌握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破解之道
  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党的科学决策要落到实处,党中央必须有权威,否则党的领导就会变成一句空话。我们要牢牢把握《条例》的政治属性和功能,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在重大关头、重大问题、严峻形势面前始终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统一,团结一致向前进。
  深化《条例》的学习和运用,坚决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通过原原本本学、融会贯通学、联系实际学,让党规党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铁纪“长牙”、发威,让党员重视、警醒、知止,使全党形成遵规守纪的高度自觉。
  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面对前行路上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风险和挑战,我们要赓续党的精神血脉,充分发扬斗争精神,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改革创新、选人用人、科学决策、防范化解风险等本领和能力,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
  (作者系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党校高级讲师)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