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可当零食吃、海藻做成有机肥……
大开眼界,种业竞秀“黑科技”
□文/本报记者 祁璟
图/本报记者 祁璟(署名除外)
三色迷你椒、多彩玉米、海藻有机肥……6月13日,在2024青岛种业博览会上,农作物、畜禽、海洋等三大种业门类的新品种集中亮相。据悉,本届种博会集中展示优良品种作物达22个门类3200多个,其中70%以上为国内首次展示,同时,示范展示10余种种植新模式、20多项新技术。多样的展示品种、先进的种业培育技术,此次博览会新意满满、亮点纷呈。
活鱼活虾亮相
海洋种业别具特色
此次博览会特设海洋种业展示区,青岛多家企业带着特色海产品亮相,与以往不同的是,他们的展台上都摆着装满海水的鱼缸,金乌贼、对虾、马面鲀等海洋生物在水里游弋,吸引不少参展宾客驻足观赏。
“我们这次带来了经过多年培育的金乌贼和绿鳍马面鲀,在鱼缸里展示是为了让大家可以直观地看到和了解我们的产品。公司的养殖基地在西海岸新区琅琊镇,此次博览会正好在咱们新区举办,希望通过博览会这个平台把我们的产品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海洋种业,也为新区海洋种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青岛金沙滩水产开发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宋女士向记者介绍说,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新区一家专门从事海洋育种的高新企业。
西海岸新区拥有300多公里海岸线和5000多平方公里海域面积,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吸引众多海洋生产和育种企业落户。
青岛通用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于2002年落户新区,此次带来了金虎杂交斑和经过八年时间选育的全雌大菱鲆。“金虎杂交斑是2023年培育的新品种,它的生长周期短、耐低温、耐低氧、耐低盐,全雌大菱鲆是具有更高经济价值的新品种。此次博览会增加了海洋种业板块,为我们提供了推广海洋育种的平台,扩大了产品知名度。”销售经理李路军说。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依海而生,向海图强,更是建设“蓝色粮仓”的题中之义。此次种业博览会展现了海洋育种的巨大潜力,为发展海洋渔业凝聚“新”力量。
舌尖美食焕新
新优品种丰富餐桌
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高油酸大豆油”、可以当零食吃的辣椒……这些你都听说过吗?在种业飞速发展的当下,舌尖上的美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和改良,无论在口味还是功能上,都有让人意想不到的新产品丰富餐桌。
“三色迷你椒可以当零食吃、芭莱姆辣椒甜度达到13,它们的口感和品味比普通辣椒更好。”瑞克斯旺(中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地区产品经理魏浩指着展台上各色辣椒向记者介绍起来,瑞克斯旺是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外资企业,此次展出的每一个辣椒品种都至少通过五年的时间进行选育。“希望通过参加展会让更多的人认识各种各样的辣椒,扩大知名度。”魏浩说。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问题,应运而生的功能性食品也让众多企业组建研发团队,从育种到深加工,都尽最大可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青岛垄上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此次不仅带来了优良的大豆种子等,还将倍受关注的高油酸大豆的深加工产品高油酸大豆油带到了展会现场。“公司从农田到餐桌一体化经营,现在主要推出高油酸大豆油产品,其油酸含量达到74.1%,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脑血管。2023年公司在西海岸新区落户,目前有上万亩育种田,希望在博览会推广我们的好产品、好技术,让更多人可以从中受益。”企业相关负责人梁世光介绍说。
强化科技支撑
赋能种业创新发展
从育种到产品上市,每一个新品种的繁育都需要科技力量支撑。
明月海藻·青岛藻源植物营养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海藻活性物质深度开发的企业。“微生物可以改善土壤结构,让农作物更好地生长,我们的海藻肥添加了土壤所需的优质微生物。看似微不足道的微生物,实际上我们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科技研发,希望可以借助博览会这一平台推广我们的好产品,让研发成果实实在在地助力农业发展。”产品经理刘浩宇说。
“如今,兔肉的深加工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繁育口感佳、品质优的肉兔,是公司一直不懈追求的目标。从人工选育到基因改良再到形成规模化繁殖,繁育一个优良品种需要耗费很长时间。我们与山东农业大学进行育种合作,每一项研发成果都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填补了兔业发展的很多技术空白。”青岛康大欧洲兔业育种有限公司销售部部门经理孙军介绍说,公司选育的肉兔已推广到福建、广东等地。
展示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和新理念,随着2024青岛种业博览会举办,势必为种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助力我国由种业大国向种业强国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