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第205例、西海岸新区第4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陈赛奇——
为生命“续航”,时刻准备着

陈赛奇成为新区年内第6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本报记者 谭宁
本报通讯员 王怀霞 刘青
6月28日,青岛市红十字会、西海岸新区红十字会在新区举行陈赛奇捐献造血干细胞欢送仪式。捐献成功后,陈赛奇将成为青岛市第205例、新区第40例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陈赛奇也成为新区年内第6位捐献者。
据了解,陈赛奇是河南商丘人,目前是辛安街道绿谷香粥餐馆的一名厨师。2023年4月,陈赛奇献血时得知捐献造血干细胞能挽救他人生命,便毫不犹豫地留下血样,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资料库。
当年8月,陈赛奇来到新区工作;12月,他接到河南省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与患者初配成功,随即同意捐献救人。随后,青岛市红十字会、西海岸新区红十字会接力联系,陈赛奇积极配合,顺利完成了高分辨检测和捐献前体检。体检合格后,定于今年5月23日赴济南实施捐献。
令人意外的是,5月20日,由于患者病情反复,捐献计划推迟。“我时刻准备着,只要患者需要,我随时都去救他。”了解情况后,陈赛奇坚定地表示。
此后,陈赛奇一直牵挂着患者,希望对方能安全度过危险。6月19日,陈赛奇再次接到捐献通知,他那悬着的心这才落了地。为了不影响餐馆正常营业,陈赛奇提前联系了几个同事,确保自己在捐献期间有人替班。
“生命无比珍贵。从留样那天起,我就随时准备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他人生命。希望那些正在等待配型的患者朋友,能保持战胜病魔的乐观心态和坚强信念。只要坚持住,就一定能等到那个和你血脉有缘、挽救生命的人。也希望更多爱心人士能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队伍,给患者送去新生的希望,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陈赛奇说道。
近年来,西海岸新区红十字会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倾力打造“髓缘大爱,生命之约”品牌,建立对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褒奖慰问机制,将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纳入见义勇为表彰范畴,以造血干细胞捐献为主题的“山海情深·爱心汇聚”公益雕塑落户城市阳台景区,成为市民时尚打卡地。
据统计,新区自2004年实现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以来,累计捐献39例,捐献数量居全省县(区)首位,连续5年荣获“山东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