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村镇鲜达陆上生态循环养殖项目一期投产运营,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年产鳜鱼400余万斤
一池鱼苗,激活“共富春水”

工作人员有序进行鱼苗投放。
□本报记者 梁玉鹏
近日,一辆满载1万多尾鳜鱼鱼苗的货车驶进大村镇西南庄村南侧的鲜达陆上生态循环养殖基地。经过简单的换水处理,工作人员有序地将鱼苗投放至养殖池中,标志着鲜达陆上生态循环养殖项目一期正式投产运营。该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度计划投放鳜鱼鱼苗达160余万尾,实现年产鳜鱼400余万斤,产值达两亿元。
作为大村镇“龙马先锋共富联盟”的重要共富产业单元,鲜达陆上生态循环养殖项目遵循多元化特色养殖规划思路,充分利用大村镇的资源与区位优势,预计总投资6000万元,对青岛国际牡丹产业园前期建设的4.7万平方米阳光温室大棚进行改造,构建养殖系统共计160组,配套建设生物过滤、集污、增氧、监控等系统,全方位打造科学化、智能化、工厂化相结合的绿色水产养殖基地。
“在区、镇两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们争分夺秒抓推进、毫不松懈抓管理,高标准实施、高质量建设,保证了项目顺利建成投产。”城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彭雄伟介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团队也一直对产品市场进行考察调研,经过慎重分析和价值调研后,项目决定引进鳜鱼养殖,以期达到收益最大化。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由浙大博士团队精心策划并付诸实施。据了解,大村镇“龙马先锋共富联盟”以省博联“博士小院”为依托,积极推动城发投资集团与浙大博士团队开展战略合作。该团队作为新区重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力量,通过“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与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同打造教学实践基地,并设立哈工大—鲜达研发中心。这一举措旨在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推动校企双方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局面,助力人才强镇建设。
自今年5月份大村镇“龙马先锋共富联盟”揭牌以来,目前,共有6家区级国企、14家民企、5家产业协会和大村镇20个村集体签署了共富联盟公约。通过各成员单位有效衔接、整合发展要素,进一步形成信息资源合力,以“就业e服务”“房地e共享”“资金e创投”“人才e赋能”四大数字化共富发展平台,持续推动人、地、房、钱、才二次激活、优化配置,高效赋能乡村振兴新质生产力。
大村镇“龙马先锋共富联盟”始终秉持“党建引领、开放合作、联建互促、共富共享”的发展理念,汇集村、企、民、社、才等乡村振兴主体,积极探索经营主体、资源开发、产业发展“三个一体化”发展新模式,推动实现集体增收、村民致富、企业发展多方共赢的效果。下一步,大村镇将依托共富联盟,积极探索项目发展新模式,力争让小鱼苗“孵”出大产业,实现“富企”“富民”“富才”同频共振,激活乡村振兴共富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