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助贷”为企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落地全市首笔汽车出口信用保险融资业务和财政资金数字人民币跨行支付业务……青岛自贸片区——
金融创新赋能开放发展
□本报记者 刘腾
位于青岛自贸片区的青岛峰春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是“自贸助贷”政策第一家受益企业。“我们购买一批大宗商品需要申请贷款560万元,‘自贸助贷’实施方案发布后,我们提交申请并通过审批,从而节省了5万元的利息。”该公司负责人王虎告诉记者。
根据“自贸助贷”实施方案,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时提交事前资质审批申请,通过审批的企业在有效期内从银行获得的贷款,在贷款本息全部结清后按照企业实付利息的30%给予贴息。贷款利息补贴总额预算上限2000万元/年,外贸企业、规上制造业、高成长性企业补贴按4:3:3比例分配。每家企业补贴金额最高20万元/年,超出预算按比例统一核减,企业申请贴息无需再进行资质审核。
记者从中国农业银行青岛分行自贸区支行了解到,目前已有共计850万元的三笔贷款通过“自贸助贷”审批申请。“农业银行持续为自贸试验区国家战略注入金融活水,特别是针对自贸区的产业、行业、客户特点,着力在创新上下功夫,提供先行先试的产品和平台,为更多的企业客户提供支持。”中国农业银行青岛西海岸新区分行副行长刘伟强表示。
青岛自贸片区设立1亿元“自贸助贷”资金池,深化金融对外贸、先进制造及高成长性企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促进产业主体蓬勃发展。青岛自贸片区管委财政金融部副部长于文洁介绍:“我们在之前政策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旨在通过建立政府与银行、担保机构的合作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助推企业获得银行授信。”
除了在金融服务上不断创新,青岛自贸片区今年也实现多个首笔金融创新业务的突破。片区落地青岛市首笔汽车出口信用保险融资业务,中国出口信用保险有限公司为片区企业落地青岛市首笔汽车出口信用保险融资业务,金额46万美元,为支持青岛“新三样”出口业务,提供试点经验。为进一步丰富数字人民币场景应用,中国农业银行青岛分行自贸区支行在传统财政拨款的基础上,创新实现数字人民币在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应用,为10家企业拨付数字人民币汇率避险奖励资金32.63万元,完成全省自贸区首笔、青岛市首笔财政资金数字人民币跨行支付业务。
此外,片区还落地山东自贸试验区首笔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数字人民币结算业务和北方地区首笔国际船舶跨境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