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灵山卫街道各社区、学校为孩子们提供有特色、高质量的假期托管服务

有趣又有料,花式过暑假


  在星光岛社区公益课堂上,老师为学生们讲解书法知识。
  □本报记者 祁璟

  为了让辖区青少年度过一个健康、安全、有意义的假期,这个暑假,灵山卫街道各社区、各学校充分利用志愿力量,发挥公益课堂作用,常态化、多元化、特色化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暑期活动,为辖区青少年创造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让公益课堂成为孩子们的快乐驿站。

  社区搭台
  点亮多彩假期
  为丰富辖区青少年暑期文化生活,灵山卫街道各社区积极链接社会资源,形成“社区搭台、多方参与、儿童受益”的服务模式,通过组织开办“缤纷星光,成长益夏”暑期公益课堂,为孩子们提供暑期课业辅导、兴趣特长培养、研学活动等多项服务,“点亮”辖区青少年的暑期生活。
  承恩门社区特邀专业播音主持老师,为孩子们带来小主持人公益培训课程,通过学习,可以锻炼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提升孩子的情商和社交能力。在星光岛社区开办的“星墨韵”暑期公益书法课上,书法老师从握笔姿势到运笔方法,手把手教学,带领孩子们领略中国传统书法的魅力。此次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培养他们的耐心、专注力与审美能力,为他们的暑期生活增添一抹独特的文化色彩。
  资源共享
  凝聚共建合力
  7月16日,灵山卫街道“红领巾”实践小课堂在大湾股份经济合作社开班,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据介绍,本次课堂共设置筑红色中国梦、筑现代化强区梦、作业辅导、武术、非遗研学等五大板块,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掌握知识,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暑假生活。
  在毛家山股份经济合作社,曲艺公益课堂持续进行中。26名青少年跟随毛家山艺术团的成员们学习快板,近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近年来,灵山卫街道持续推动资源共享、发展共赢,凝聚结对共建合力,引导青年大学生深入基层,共同助力辖区青少年健康成长。同时,街道还将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结合,以艺术交流为平台,将戏曲公益课堂引入乡村,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激活乡村文化,让乡村更有文化厚度、教育更有温度。

  精心设计
  丰富托管课程
  为进一步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切实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解决家长“看管难”“辅导难”等问题,推动“双减”工作落实落细,灵山卫街道公办小学在暑假期间开展了特色鲜明的托管服务。部分学校积极引入校外教师资源,通过家校社融通机制,汇聚家长与社区力量,共同丰富暑期托管课程资源,拓宽教育边界,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校园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灵山卫小学积极落实素质教育,开展校内托管服务,为孩子们量身设计了“特长发展”和“素养提升”两大项目。目前,共开设足球、象棋、书法、舞蹈、奥数、手工制作等8个兴趣班,组织80余名学生走进“山东手造”(青岛)国际展示体验中心体验开展非遗研学。在阅武路小学暑期托管课堂,教师不仅看管学习,还注重阅读、书写及人文素养培养。图书室全天候开放,丰富学生假期阅读体验,同时积极开展篮球、国际象棋等兴趣拓展活动,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接下来,灵山卫街道将继续优化公益课堂的内容和形式,为辖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更高质量的假期托管服务,帮助家长解决实际困难,同时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多机会,不断提升家校社协同育人水平。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