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共享茶社”探共富新路

六汪镇创新跨村联建模式,推动乡村抱团发展


  悬泉新村的茶农们正忙着采摘新鲜的茶叶。
  □本报记者 梁玉鹏
  
  为助力群众增收、村集体增富、优势资源互动增效,近年来,六汪镇创新基层联建模式,持续优化资源配置,推动资源整合,引领共同富裕,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创新设置、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抱团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打造“共享茶社”
  形成品牌效应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六汪镇悬泉新村的“共享茶社”看到,白墙尖顶的茶社分为南北两部分,南侧空间内工人正在安装调试制茶设备。“这里除了安装制茶设备之外,还有一部分空间用来当仓库使用,计划9月份试运行。”悬泉新村党委书记王定定告诉记者。在六汪镇党委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悬泉新村争取到了市级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同时,经过市场调研,筹划了“共享茶社”项目,并将争取到的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投入到茶社建设中。经过各方努力,茶社于去年12月份完成基础建设工作,目前“共享茶社”项目正按计划稳步推进中。
  王定定告诉记者,悬泉新村种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因为靠近铁橛山,这里地势高,早晚温差大,再加上生态环境优良,让这里的茶叶品质有了保障。“我们村的茶叶以叶片肥厚耐冲泡、汤鲜绿味鲜淳、栗香浓郁而清爽著称。”王定定说,虽然村里的茶叶品质高,但一直以来村民还是以家庭小规模分散种植为主,导致当地茶产业发展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在这种情况下,新村党委决定开展“共享茶社”项目,以茶叶为共富突破口,汇聚各方优势资源,打造乡村农特品牌集聚新平台,为集体和村民增收开拓新路径。

  丰富平台内涵
  助力农品外销
  “除了南侧的制茶车间外,北侧两层楼的空间也在进行前期装修。一楼的空间我们规划为农特产品展示区,除了高品质茶叶之外,我们新村还有地瓜、葡萄、板栗等众多高品质农特产品,后期我们还将联合镇域内优秀农产品企业,扩大优质产品展示种类,不断提高镇域农特产品品牌知名度。”王定定介绍,随着“共享茶社”的建成运营,将逐步将辖区内的草莓、葡萄、宠物食品、蜜薯、农家宴等业态加入品牌,全力打造“七彩悬泉”产业链。
  不同于一楼的大空间展示,二楼被分隔为了不同的小房间,按计划,这里将打造成为网络直播间和茶文化交流空间等特色功能区。“新村现有茶园800余亩,‘共享茶社’正式运营后,能极大解决茶农的销路问题,在共富公司的运营下,还将利用铁橛山区域到期的租赁土地扩大茶叶种植面积,保障‘共享茶社’的原料供应。”王定定告诉记者,在对市场做了充分调研后,正式运营后的“共享茶社”将对出产的茶叶按照品质进行分档销售,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制定具体销售策略。“后期,我们还将依托‘共享茶社’,持续拓展研学采茶等特色功能,进一步丰富‘共享茶社’内涵。”王定定说。

  创新跨村联建
  助力强村富民
  悬泉新村由7个自然村组成,村域面积24平方公里。2022年10月,新村创建“七彩悬泉 同心共富”党建品牌,明确了“打造七彩悬泉”的发展方向和“笃行同心共富”的奋斗目标;2022年11月,悬泉新村在全镇率先成立村级共富公司……一路走来,悬泉新村这条共治、共富、共享的乡村振兴新路子,越走越清晰,越走越踏实。
  “目前,全镇已试点成立了1家镇级共富公司、2家新村共富公司。为进一步强化新村之间的联系,实现资源有效互动,我们打造跨村联建新模式,盘活闲置资源,为新村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六汪镇党建办负责人赵亮告诉记者,作为跨村联建最新成果,“共享茶社”由悬泉新村和塔桥新村共同出资建设运营,获得收益后按比例分红。
  近年来,六汪镇通过建立“共富公司+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村集体、村民将土地经营权、劳动力、资金等要素,直接或间接入股乡村共富公司,让村集体和村民更加有效地参与二三产业,获取更多收益。
  下一步,六汪镇将持续构建完善“一新村一品牌,一品牌一特色”的产业发展雁阵格局,深入实施“资源共享+共富公司”行动,开展农村闲置资源“唤醒计划”,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与动力。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