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开海啦!

扬帆追“鲜” 盼鱼虾满舱


  在积米崖渔港,一艘艘渔船整装待发。

  ▲渔民收紧缆绳,即将开启新一轮的耕海征程。


  □文/本报记者 李涛 图/本报记者龚鹏

  9月1日12时,为期四个月的黄渤海伏季休渔期正式结束。西海岸新区约1400艘渔船争“鲜”起航,前往渔场进行开海后的第一次捕捞,开始了新一季的忙碌。当天一大早,记者就来到积米崖渔港,来见证激动人心的时刻。
  渔民期盼大丰收

  “开海是渔民最重要的日子,我们正在全面检查渔船,并为渔船加油、加冰、加水,保障出海安全和捕捞顺利。”当天早上8时左右,胶南水产供销公司渔捞科科长翟开江正在指挥公司渔船清理甲板、捆绑浮子,准备粮食、淡水等物资,为出海捕捞作业做最后的准备,“前几天我们已经对船只发动机进行了检修,并补了渔网、加固了缆绳,期盼着出海后能丰收而归。”
  不远处,一艘船号为鲁青新渔60985的钓具渔船也在紧张准备着,“我们这条船比木壳船和铁壳大船都要大,主要通过钓具作业的方式进行捕鱼,以大鲅鱼、刀鱼为主,也会在海上收渔民的海货。”钓具渔船股东宫永告诉记者,开海后,还会有市民游客跟船出海,体验海钓的乐趣。
  在码头上,记者看到,出海的渔船主要以木壳船和铁壳大船为主。“那些二三十米长的大吨位铁壳船一出海就是一星期,木船基本次日就会陆续回来。”翟开江告诉记者,“打回来的鱼基本上以刀鱼、鲅鱼、鲳鱼为主,市民要抢头网海货可得趁早。”
  市场静待“头网鲜”

  当天下午,积米崖渔港的海鲜行也格外热闹。
  在码头上的一家海鲜行,店主刘梅正忙着清理店里的海鲜池。“得赶紧打扫干净,明天凌晨会有不少新鲜的螃蟹、虾虎和鱼运过来,到时候大家就能一饱口福了。”刘梅告诉记者,过去几个月里,店里销售的多数海鲜产品基本都是养殖货,不少市民都盼着尝鲜,“接下来海鲜会大量上市,根据往年销售经验,价格不会太高,但由于临近中秋、国庆,价格会逐渐上涨,国庆后会趋于平稳。”
  记者了解到,开海后的这段时间是海鲜批发商们大批量囤货的最佳时节。“船上有多少我们就进多少,越多越好,囤的货得一直卖到春节。”水产商刘建勇告诉记者,来他这里批发的客户有周边甚至外地的水产经销商,也有酒店、商户批发自用,“刚开海的前两个月是最忙碌的时候,高峰期人手也得再加一倍。”
  卖海鲜的卖得起劲儿,买海鲜的也买得高兴。
  “终于开海了,我打算明天早点就来码头,买点螃蟹、虾虎、带鱼、鲳鱼等,中午做一桌子海鲜宴,让一家人好好解解馋。”灵山卫街道市民林栋告诉记者。

  严格执法保平安

  为确保开捕期间渔业生产安全,有效防范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发生,保障渔民生命财产安全,连日来,区海洋发展局渔政执法人员走进各个渔港码头,积极对渔民进行商渔船防碰撞宣传。
  区海洋发展局渔业资源保护科副科长魏强告诉记者,开海后,全区大约1400艘渔船将陆续前往渔场从事渔业作业。但是,渔船全体出动,一旦驶入航道将会妨碍来往商船行驶,“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引导渔船避开航道以免发生碰撞事故,并督促渔船按规定进行安全生产。”
  渔政执法人员还针对停港渔船进行了安全大检查,重点检查是否持有有效证书证件,是否按规定安装、使用安全通信导航和船位监测终端设备,以及救生、消防安全设备是否齐全,职务船员配备是否符合规定等。
  经过四个月的休养生息,黄渤海海区的黄鱼、偏口鱼、带鱼、黄花鱼、鲅鱼以及螃蟹、八带等海鲜种类丰富起来,渔民将迎来收获的季节,祝福所有渔民渔获满舱、平安归来。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