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脸报到人证一体机、“嵙海”智能无人船、仿生机器人等纷纷上阵
驻区高校迎新,科技感拉满

山科大新生和父母在创意打卡点自拍留念。□许浩 摄
□本报记者 丁一 本报通讯员 杨安 许浩 杨霈宣
启航新学期,逐梦新征程。8月30日起,驻区高校纷纷开启迎新工作,2024级的大学新生们满怀希冀与梦想步入校园,开启崭新的大学生活。现场,各高校利用大数据技术、人脸识别等科技手段,让入学手续一站式解决。此外,各高校还纷纷发放爱心大礼包,让迎新更有“数”、更“暖心”。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首次启用刷脸报到一体机
8月31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园里迎来一张张朝气蓬勃的新面孔,来自五湖四海的大一新生即将在这里谱写人生新篇章。
今年,中石大全力推进“智慧学工”建设,首次启用刷脸报到人证一体机。该设备通过读取身份证、现场刷脸以及高考准考证照片进行三证比对,使新生入学资格审查更加高效、安全、准确。
各学院采用富有创意的迎新举措欢迎新生。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为新生准备了专属名片背包和学院文化藏宝图,让新生在“寻宝”过程中了解学院的文化底蕴和特色;机电工程学院向新生展示多功能巡检机器鱼、红尾狐卡丁车等工业设计专业毕业作品,激发新生对专业学习和科技创新的兴趣与热爱;文法学院在迎新现场举办了交响乐演奏活动,让新生感受到学院的独特魅力和人文情怀。
石油工程学院新生崔泽宇说:“从入学前的详细指引到入学后的悉心安排,学校为我们新生提供的服务非常周到,让我倍感温暖。我相信在这里一定能学到扎实的专业知识,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山东科技大学:
各学院展示“看家本领”
8月30日-31日是山东科技大学2024级新生报到的日子,来自全国各地的1万余名新生带着憧憬步入校园,开启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
在青岛校区,各学院纷纷亮出“拿手好戏”,为新生营造仪式感满满的入学氛围。安全学院的“相框”打卡点,“安全第一”标语一语双关,充分显示了学科特色,吸引新生在此拍照留念;交通学院制作了一个大型车厢型展板,将印有学生姓名的磁吸贴按班级顺序摆放,学生报到后自行取走,贴到宿舍床位上继续使用;海洋学院带来自主研制的“嵙海”智能无人船,让新生对南极科考心驰神往;机电学院的八自由度四足仿生机器人、自动化学院Smart Robot机器人战队的系列机器人,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不仅吸引了新生,家长们也拿起手机拍个不停。
青岛理工大学:
古建筑模型震撼迎新
“没想到学院迎新形式这么新颖。学长学姐告诉我,这些传统古建模型是利用无人机测绘和AI生成,再进行模型切割,最终动手拼装起来的,让我真切感受到了现代技术在古建文化传承中的力量。太神奇了!”青岛理工大学新生孟琛凯感叹道。
8月31日,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迎来300余名本科新生。为注入专业内涵,学院将中国传统古建筑美学的深邃韵味与现代流行元素巧妙融合,为新生打造了“体验式”古建文化迎新氛围。现场,新生们还可以通过动手拆装鲁班锁、榫卯模型,近距离观察古建筑特点,开启探索古代匠人智慧与现代创意融合的旅程。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党委副书记范晓光表示:“学院以新生报到为契机,探索布置‘体验式’专业场景,让新生认识专业、热爱专业,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一次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