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西海岸新区着力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夯实教育高质量发展根基

引育结合,打造新时代教育“筑梦人”


  9月9日,新区弘文学校举办庆祝教师节活动,老师们引领学生穿过入学门。
  □文/图 本报记者 丁一
  
  今天,是第40个教师节,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西海岸新区获批设立以来,始终将教师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筑基提质、做优建强,着力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17年,新区获评山东省首批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示范区;2019年,区教育和体育局荣获山东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新区作为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典型经验被教育部推广并亮相世界教育数字化大会……高素质教师队伍成为建设教育强区的重要支撑,助力西海岸持续擦亮“教育,让新区更美丽”品牌。

  筑牢政策“压舱石”,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2024年6月3日,在新区获批设立十周年之际,区委教育工委评选了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最具影响力集体、最具影响力人物、十佳青年、十佳巾帼标兵,以激励全区广大教师砥砺奋进、再创佳绩。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近年来,新区工委、管委区政府将教师队伍建设列入《关于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十四五”规划重要内容,出台《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工作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等系列文件,为强化师德师风、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完善教师待遇保障等建立了科学规范、系统完备的政策保障体系。
  为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新区每年召开全区教师表扬大会,组织评选省、市、区三级最美教师和教书育人楷模,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海岛教师、模范教师等优秀事迹,综合运用授予荣誉、事迹报告会、媒体宣传等手段,选树师德典型,广泛推树新区教师阳光美丽、爱岗敬业、改革创新的良好形象。“使用海姆立克法紧急救人”的管延伟获评全国最美教师,“亲情陪伴失亲老人十三载”的周思奇荣登“中国好人榜”,11人获评山东省最美教师、教书育人楷模,33人获评青岛市最美教师、教书育人楷模,综合获奖人数与规模位居全市首位。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幸福指数,近年来,西海岸新区为教师办好系列实事,持续增强教师群体的幸福感、获得感。配发教师工装,实施免费体检,发放午餐补贴,教师节期间在标志性建筑为教师亮灯,常态化举行退休教师荣休仪式,建设师德涵养基地,出台教师“减负20条”……新区不断加大各级各类教师待遇保障力度,让“最美职业”持续焕发光彩。

  搭建人才“立交桥”,队伍结构优化提升

  具备科学先进办学思想、完备管理经验的高端教育人才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源动力。9月5日,全市共有56人拟确定为新一批青岛名校长,其中青岛西海岸新区9人上榜。
  新区统筹教育梯队发展,构建“三级、六类、六层”培训体系,完善新教师跟踪培养、菁英教师培养、教育名家培育机制,实施“三名”工程,精心打造49个“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工作室。开展新教师进名校顶岗、职校教师进企业实习、骨干教师进高校研修等活动,本土人才加快成长。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组织293名农村教师参加学历提升行动,74名城区骨干教师服务乡村振兴,有力助推乡村教育发展。新区现有全国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模范、最美教师11人,省级名优教师170人,每10位中小学教师中就有1名地市级名优教师。新区2项教学成果分别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实现历史性突破。
  与此同时,新区拓展引才渠道,积极争取优惠政策,出台教育高层次人才引育意见,面向全国引进名师、名校长、名园长和名师种子计划人才,已择优遴选300余人。创新实施“1+N”招聘,提高学历标准,加大研究生招聘比例,突出技能测试,扩大招聘规模、提升招聘质量,10年来招聘补充新教师6741人,研究生占比提高到22%,队伍年龄、结构、素质持续优化,为高质量推进集团化办学、强校提质、强镇筑基和新建校高位发展蓄势赋能。
  新区深入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完善学校书记校长选任制度体系,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着力提升中小学书记校长终身学习力、资源发掘与利用力、业务引领力。聚焦教育干部梯队建设,坚持“政治、一线、实绩、专业”四个导向,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系统内干部“打头阵、当先锋”内生活力得到有效激发。构建“遴选、培训、任用”三位一体的青年干部梯队培养机制,新提拔校级干部平均年龄38.7岁,中层干部平均年龄36.2岁。打造教育干部全周期培养体系,紧盯干部队伍年轻化、专业化、数智化3条主线,与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知名高校和北京、上海等教育先行区开展合作交流,近年来,累计组织教育干部培训班60余批次,培训教育干部4000余人次。

  下好数字“先手棋”,未来之师全面成长

  今年暑假期间,新区第五届教育体育系统干部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测试举行,随机抽取的来自新区165所学校的干部、教师共1000余人参加测试,切实提高教师利用数字化手段进行教学、评价、管理的能力。
  近年来,新区立足教育数字化转型,将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工作纳入区级改革重点,建立教育、财政、工信等部门参与的协同联动机制,全域推进。深度研发教师智能研修平台,建成学科教学、专业发展等分类课程400余节,教师在线学习500余万次。制定教师信息素养评测方案,连续5年开展全区教师信息素养评测,每年评测2万人次。组建城乡线上教研共同体,开展“青青益培”寒暑假研修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个性化发展。
  为助力高质量教学,新区为全区1.3万名教师免费配备移动智能教学终端、智能教学助手,建成155所智慧学校、4888个智慧教室。利用人工智能手段,帮助教师诊断学情、因材施教、以学定教。为高三学生建立数理化学科“一生一策”线上错题本,实时采集和分析错题数据,个性化推送学习手册4.8万份。
  为促进校园高效能治理,新区建成区校一体化智慧教育大数据洞察系统,为教师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再造教师人事数据管理系统,动态掌握区域教师年龄结构、学历分布、职称比例、骨干梯队等情况,为教师队伍精细化、数字化管理夯实数据基础,助力实施教师队伍改革。探索建立智慧家校合作育人系统,实现家长、学生、教师之间的无缝链接和信息共享。
  为推进教育资源高标准均衡,新区建设教师基础数据库,精准分析城乡、校际之间师资结构、教学质量等,科学推进教师流动配置。构建区、校两级教学资源库和学习资源库,生成满足师生个性化需求的各类资源557万个。打造“青青益课”名师公益课堂,推出高品质课2800余节,为全区师生提供免费在线辅导。
  未来,新区将全面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深入实施新时代强师计划,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努力构建教师思想政治建设、师德师风建设、业务能力建设相互促进的队伍发展新格局,打造新时代教育“筑梦人”,为推进青岛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西海岸力量。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