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力量
铁山街道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走深走实,让文明新风吹进群众心田

鹤祥文化艺术传播队开展移风易俗主题文艺宣讲。
□本报记者 梁玉鹏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近年来,铁山街道聚焦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多措并举打好移风易俗“组合拳”,奏响乡村文明“新乐章”。
“要想过上好日子,得从抵制高价彩礼开始,不盲目攀比,不大操大办……”近日,由铁山街道联合鹤祥文化艺术传播队组织开展的移风易俗主题文艺演出活动在齐河村热闹开演,小品《家有喜事》围绕抵制高价彩礼,倡导为爱“减负”,以通俗的语言、朴实的感情引发观众共鸣,让婚嫁文明新风吹进百姓心里。
近年来,铁山街道积极引导以鹤祥文化艺术传播队、铁山新兴文化艺术团等为代表的本土文艺队伍将移风易俗相关内容融入到小品、茂腔等文艺作品中,将“大道理”变成“小故事”。先后创作宣传喜事新办的《家有喜事》,鼓励争做文明村民、兑换德育积分的《兑现》,倡导树立勤俭节约、绿色健康文明新风尚的《婆媳之间》等文艺作品,并在辖区村庄内巡演。通过这些更接地气、更有温度、更为鲜活的文艺作品,潜移默化地将移风易俗的文明新风吹进广大村民的心田,引导大家争做移风易俗的倡导者、践行者。
与此同时,铁山街道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以“大集宣讲”等接地气的方式开展移风易俗政策和文明理念宣传活动,向群众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移风易俗政策,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尚,不断提高群众对移风易俗工作的知晓度、认同度和参与度,切实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落地生根。
楷模的示范是无声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铁山街道充分发挥文明家庭、美丽庭院家庭、五好家庭、最美铁山人等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以“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为发力点,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宣讲、家教家风巡讲等活动,以“小家”带“大家”,用典型事迹、典型人物带动群众见贤思齐。同时,结合母亲节、父亲节及传统节日等,联合文明家庭广泛开展“感恩母亲节 情暖老人心”、七夕纪念照拍摄等志愿服务活动,带动群众孝老敬亲睦邻,营造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
铁山街道还以修订完善村规民约为抓手,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并积极推行“美德信用+积分兑换”模式,明确乡村发展、环境保护、睦邻和家、公益奉献、自治守法等“五美”积分项目,鼓励村民通过参与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移风易俗、美在我家、乡村治理等获取积分,凭积分兑换米、面等各类生活物品。通过积分的正向激励,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推动移风易俗的积极性,厚植乡风文明沃土。
下一步,铁山街道将持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扎实做好移风易俗工作,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群众破除高额彩礼、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等不良习俗,推动移风易俗理念植根乡土、融入生活,让文明新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