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楼街道探索“文明实践+文旅融合”新路径,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文艺乡村“好戏连台” 文明实践“遍地开花”

张家楼街道金秋红枫节每年都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周莹
本报通讯员韩晓晴
近年来,张家楼街道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开展“周末近郊游,首选张家楼”农文旅品牌创建行动,先后打造了泽丰生态园、红枫林景区、松泉山森林公园等众多网红打卡地,并推出十大节庆活动,吸引市民游客纷至沓来。同时,张家楼街道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抓手,不断探索“文明实践+文旅融合”新路径,整合各方资源,绘就乡村文化振兴好风景。
十大节庆活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汉服策马、围炉煮茶、把酒话桑麻……每年举行的张家楼街道金秋红枫节上,激情四射的开场表演、品类丰富的黄河大集文旅产品展销、充满传统文化特色的互动环节让红枫林的热闹场面从日出持续到黄昏。
“张家楼街道充分挖掘本地特色文旅资源,结合季节变化、文旅园区特色,创新推出十大节庆活动,以‘文明实践+文旅融合’模式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张家楼街道宣统委员陈祥敏介绍说,这十大节庆活动包括4月的泽丰樱花节、5月的双崮樱桃节、6月的端午艾草节以及山地艺术节、7月的松泉音乐节、8月的微沃嘉年华、9月的金秋丰收节、10月的绿泽油画节、11月的金秋红枫节和12月至次年3月的冬季采摘季。借助全年无休的文旅活动,厦安艾草、逄家桃园地瓜、双崮樱桃等一批品质优良的本地特色农产品登上“黄河大集”,并在文明实践志愿者的大力宣传下,这些农产品被更多的消费者所熟知和喜爱,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文明实践赋能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每个纸袋里都要放一个手绘画、一份艾草香包和一袋蓝莓果汁。”在今年夏天举行的“欢乐四季 魅力青岛”西海岸之夏文旅展演季张家楼街道专场活动中,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小分队正忙着为参加活动的演员和居民准备小礼物。为服务好街道的十大节庆活动,这支志愿服务小分队应运而生。
“活动中,所有的环节,从策划、执行到后勤保障,都是由我们这支小分队完成的。”张家楼街道文旅活动中心负责人徐颖说,“文明实践与文旅活动的深度融合,为我们的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更为强劲的动力。”
除了节庆活动,在张家楼街道,文明实践的服务触角还延伸到了群众日常生活中。
“我们村里的文化活动可多了,端午节送艾草、中秋节做月饼……前两天我还参加了社区运动会,赢得了小奖品呢。”提起村里的文明实践活动氛围,55岁的达尼村村民张翠珍乐得合不拢嘴。
张家楼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排演推出更多接地气、聚人气的节目,让文明新风吹遍村里的每个角落。志愿者们各显神通,有的变身“女驸马”,为村民带来了一场精彩的黄梅戏演出;有的拉起帐篷、支好座椅,为前来观看节目的村民做好志愿服务保障。26岁的文明实践志愿者曹宏赟在消夏文艺汇演季的演出台旁搭起了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台”,趁机宣传起了文明养犬有关知识……
文艺乡村“好戏连台”,文明实践“遍地开花”,不断丰富着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了乡村文化振兴的活力。“下一步,张家楼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将全力整合各方资源,不断探索文明实践新路径,助推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实现周周有活动、村村有好戏,绘就乡村文化振兴好风景。”陈祥敏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