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岸新区依托“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等平台,提升海洋合作发展能级
向海开放,扩大蓝色伙伴“朋友圈”
西海岸新区强化要素保障,加快推进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设。
□本报记者 李涛
覆盖地球约70%面积的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不仅对人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也日益成为全球合作的重要领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促进海上互联互通和各领域务实合作,积极发展“蓝色伙伴关系”。西海岸新区作为国务院批复的“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从辉煌灿烂的琅琊文化一路走来,血脉中始终流淌着开放的基因,开放也始终是推进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优势所在、希望所在、潜力所在。近年来,西海岸新区深度联结联合国“海洋十年”,深耕向海开放,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等,实施海洋领域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海洋经济竞争与合作,打造海上合作高地,在海洋领域国际合作上取得新跨越,为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输出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高水平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蔚蓝大海,蕴藏着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经济价值。当前,全球海洋治理面临诸多挑战,只有加强合作、同舟共济,才能共创美好未来。10月24日,2024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将在西海岸新区举办,一系列智慧的碰撞,富有成效的对话,基于发展诉求的携手合作,即将在这里发生。
作为山东省保留举办的3个省部级论坛之一,海洋合作发展论坛是由原“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和“东北亚地区地方政府联合会海洋与渔业专门委员会活动”整合而成。东亚海洋合作平台是由中国政府倡导设立,纳入国家“一带一路”规划建设的优先推进项目,自2016年以来,西海岸新区连续举办了7届青岛论坛和东亚海洋博览会。从当初的促进东亚地区经济合作、拓展“一带一路”建设,到携手联合国“海洋十年”、深化全球协作,再到2024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应运而生,西海岸新区海洋领域国际合作从区域性到全球性实现质的飞跃,跃升上了新层级。
其中,落地新区的“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由自然资源部、山东省、青岛市联手共建,是我国唯一统筹参与和全面实施“海洋十年”工作的综合型、引领型、创新型国际合作平台。自2023年2月成立以来,积极拓展蓝色伙伴关系,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持续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海洋国际合作成效卓著。“新区将依托‘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不断增强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地方产业发展双向高效协同的垂直穿透力,以更大力度吸引集聚涉海国际组织机构,提升海洋合作发展能级,持续输出引领性涉海公共产品,为全球海洋治理提供中国方案,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力量。”区海洋发展局局长隋俊昌说。
高标准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
港口作为基础性、枢纽性设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扮演着核心节点的关键角色。“打造世界级海洋港口群”是国家赋予山东的重大历史使命,作为山东唯一的国家级新区,西海岸新区挺膺担当、奋楫笃行。
近年来,西海岸新区制定印发《加快推进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设的实施意见》,深入实施七大行动,强化政策、用地用海等要素保障。青岛港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居全国第四、第三位,前湾港建成亚洲首个自动化码头,董家口港建成我国首个40万吨矿石码头,“双港口”发展能级不断提升,航线总数达223条,密度稳居中国北方港口首位,与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通航贸易,国际航运枢纽竞争力指数居东北亚首位,海铁联运箱量连续8年位居全国港口第一。
高质量打造改革开放“试验田”
推进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要建强用好高能级开放合作平台。自贸试验区是新时代改革开放试验田,自贸试验区建设是西海岸新区必须扛起的“国之重任”。
率先打造口岸恒温查验新模式,集装箱查验作业效率整体提升50%,“蓝色自贸”海洋经济统计核算新模式、海域使用权及海上构(建)筑物所有权登记改革、海洋经济活动商事主体登记即认机制等创新成果在全省进行复制推广;在全国率先出台海员人才及海员产业专项政策,建成国际海员服务中心,首创“海员司法救助资金池”创新机制;开展以青岛港为离境港的启运港退税业务,政策惠及出口企业859家、货值136亿元……近年来,青岛自贸片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大胆试、自主改,助力海洋改革开放走在前。“自贸大潮”在黄海之滨澎湃激荡,释放出愈加强大的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