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小田变大田,“丰”景美如画

藏马镇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大力发展特色种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丁家皂户自然村生姜和芋头迎来丰收。

   ▲在臧家村蓝莓产业园,吕佃富介绍蓝莓滴灌系统。□记者 丁霞 摄

   ▲大柳家庄自然村的种植户将收获的红薯装车。
  □本报记者 丁霞
  本报通讯员 安秀梅

  “上午先把这片芋头收了,客户下午就来取。大家这两天加把劲,争取把剩下的生姜也赶紧收完。”在藏马镇丁家皂户自然村,50余亩生姜和芋头迎来了丰收季,种植户张廷文正招呼大家抓紧抢收,田间地头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
  近年来,藏马镇积极引导辖区村庄整合土地资源,减少地边界、地边沟,让“小田”变“大田”,通过土地流转,吸引培育一批种植大户、龙头企业开展规模化农业生产,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引进高效农业促进产业升级,做实精深加工挖掘农业增长潜力,引导产业融合丰富镇域文旅业态……如今,藏马镇农业规模经营道路越走越宽,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土地“化零为整”
  发展规模经营

  “今年春天我们种上了生姜、芋头,都是第一年种植。其中,生姜流转土地30亩左右、芋头20亩左右。由于这里的土质好,种出的芋头比一般芋头口感更好、味道更香。还有我们种的这个姜,不是普通的大姜,是红芽小姜,口感鲜嫩、爽口,药用价值高。”张廷文向记者介绍,“销路基本不愁,芋头主要是卖给周边的收购商。生姜的客户遍布全国各地,近的有潍坊的,远的能卖到广州等地。”记者了解到,在地里忙碌着的种植人员基本都是丁家皂户自然村的村民,一天工资100元左右。
  近年来,藏马镇创新工作理念,实施“组织发力、党员带头、干群联动”工作法,构建起“党组织+合作社+国企+农户”合作模式,通过土地整合、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方式,把零星“小田”连成“大田”,推动农业规模经营,大力发展特色种植,进一步拓宽了增收渠道。孙家屯、茉旺、于家官庄、刘家庄等自然村先后荣获“山东省乡土产业名品村”等称号。

  延伸产业链条
  促进产业升级

  在大柳家庄自然村,村民们正在田里收红薯,外地收购商的卡车停在地头,村民们把红薯一袋袋装上车。“这是之前谈好的订单,今天客户直接到地里把红薯运走。”大柳家庄自然村党支部书记丁新华告诉记者,从2022年开始,村里陆续流转了80亩土地,规模化种植红薯、玉米、小麦。“因为村里的这片地处于山岭,非常适合种植红薯。我们种植的红薯品种是烟薯25,甜度高,适合烤着吃,或是做成红薯干。”丁新华表示,这些年,村里除了推进规模化种植,还着力发展深加工产业,村里今年购买了蒸箱,准备将红薯进行加工,做成红薯干进行销售。
  在岭南头自然村,党支部书记丁昌山正和村民们在厂房里安装粉条加工机械。从2022年开始,岭南头自然村陆续流转土地30亩左右。“这些地大部分是从上了年纪种不了地的村民那里流转过来的,规模化种植红薯、玉米。”丁昌山告诉记者,今年村里种植的红薯品种是济薯25,该品种红薯淀粉含量高,适合做粉条。“我们村生产的粉条是纯手工制作,就是想让大家尝尝手工粉条的老味道。”丁昌山表示,眼下粉条加工厂即将投产,工人都是当地及周边村民。由于今年第一批粉条加工需要的红薯量较大,除了村里种植的,还从外地收购了一些,明年村里准备扩大红薯种植规模。
  近年来,藏马镇通过线上线下培训、现场指导、跟踪服务、引进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等多种举措,全力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探索“组织共融、资源共享、乡村共富”三位一体发展模式,通过对村集体引导,打造集种植、管理、加工、收割等于一体的农业服务平台,助力提高生产效益。

  引进设施农业
  实现智慧种植

  记者来到位于臧家村的蓝莓产业园,在暖棚里,记者看到棚里的盆栽蓝莓长势良好,已开始生长花苞。“这是我们今年栽种的蓝莓,大概春节期间成熟。”青岛隆澄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技术工作人员吕佃富告诉记者,为了保证蓝莓更好生长,暖棚每天要控制好温度。
  暖棚里的滴灌系统非常引人注目。“蓝莓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我们这套滴灌系统可以精准控制浇灌的时间和水量,能够让水浇透、浇均匀。”吕佃富说。
  记者看到每个蓝莓盆跟大棚顶部都连着细绳。“这些拉绳是为了防止蓝莓枝条倒伏,帮助蓝莓向上直立生长。”吕佃富介绍,“这个大棚主要种植蓝莓L25品种,蓝莓L25果实个头大、味道甜,深受消费者喜爱。”
  为促进蓝莓产业发展,藏马镇目前已引入3家农业公司,投资1500万元建设冬暖式蓝莓大棚208个,种植面积达300余亩,200余亩蓝莓基地均已进入开花季,年底即可产果,预计当年可实现产值600余万元,带动就业200余人。

  文旅融合发展
  叫响“山水藏马”

  “上午在藏马山玩,下午带孩子来采摘,这边还有一些农业体验项目,有趣也很新奇。”游客王东利用周末带家人来藏马镇游玩,除了景区里的项目,周边的乡村采摘园等乡村文旅项目也丰富了一家人的选择。
  近年来,藏马镇聚焦特色产业发展,提质发展旅游度假区、产业集聚区、现代农业区三大园区,构建起“度假旅游为主导、宜居康养为特色、文化影视为补充、创新创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五大生态产业体系。目前,推出硕硕家庭农场、鑫嘉禾阳光玫瑰基地等采摘园30余家,石榴树下农场、贡古窑瓷器工坊、源乡和溪文创村等乡村研学项目20余个;发掘培育“藏马绿品”“藏马乡味”“阿朵农庄”“藏马蜜语”等特色农产品品牌,不断丰富文旅业态,推动文旅融合,持续放大“山水藏马”文旅品牌效应。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