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小奖励助推环境大提升

红石崖街道东杨家经合社创新激励机制,激发居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积极性

  □本报记者 仪博文

  小巧精致的“口袋公园”、干净整洁的休闲步道……这些居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可喜变化,都是红石崖街道茂山路社区东杨家经合社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中“创新求变”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为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升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理成果,近日,东杨家经合社创新推出了以煤气票作为环境整治提升“小奖励”的激励机制,引导居民自觉投身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掀起了新热潮、展现了新成效,经合社环境愈发整洁、面貌焕然一新。

  >>创新施策<<
  小奖励激发主动性

  为切实提升环境卫生治理水平,促进居民群众自治与和谐发展,东杨家经合社深入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新机制,创新性地将煤气票作为“小奖励”,鼓励居民参与整治提升经合社生活环境。
  东杨家经合社以家庭为考核基本单元,构建“一户一册”管理新模式,为每个家庭建立独立管理台账,详细记录环境卫生检查情况、后续整改措施和取得成效。对考核成绩优秀的家庭,给予煤气票作为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家庭,要求限期整改,切实激发居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靶向发力<<
  环境整治入脑入心

  “尽管之前的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乱堆乱放、‘三大堆’等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部分居民的文明意识也需要进一步强化。为此,经合社把抓实宣传引导作为发力点,采取集中宣讲、走访交流、微信推广、广播宣传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东杨家经合社党支部书记殷兴家表示,今年以来,经合社已发放各类宣传材料500余份,滚动播放广播20余条,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环境整治信息30余条。
  “我们还开展了‘敲门入户’宣讲,积极动员‘两委’成员、在职党员、志愿者等,通过入户走访等方式,为居民详细解读《居规民约》考核办法及实施细则,使奖励机制家喻户晓,进一步激发居民的参与热情,增强他们对环境整治工作的认同感和参与度。”殷兴家说。

  >>全员参与<<
  确保整改落实到位

  为全面深化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东杨家经合社坚持网格化管理理念,创新构建“1+2+2+N”网格化工作管理机制,即由党支部书记担任总网格长,设立2名街巷长,配备2名专职保洁员,动员全体民众参与。同时,将经合社划分为两大网格区,以总网格长定期带队检查、街巷长每日巡查的方式,做好辖区环境卫生检查工作,确保各项整改措施落实到位、不留死角。
  今年以来,东杨家经合社累计发动“两委”成员、保洁员、党员志愿者、居民等2000余人次,出动机械20余台次,清理各类垃圾约15吨。专人专责、细致入微的管理要求得到落实,经合社真正实现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过程有人负责、有人监督、有人管理,显著提升了工作成效。
  “小奖励”激发“大动力”。东杨家经合社的这一创新实践,进一步增强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识,有效激发居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了人居环境整治从“村里事”变成“家家事”。“接下来,东杨家经合社将进一步优化此项激励机制,不断巩固拓展整治提升成果,为街道人居环境提升工作贡献力量。”殷兴家说道。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