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引导“新农人”加入直播电商行业,让优质农产品走俏出圈,激活乡村产业振兴新动能
农村电商新赛道,新区越跑越欢
目前新区电商经营主体达1499家,农产品年度网络交易额超3.6亿元

大村镇院前村党支部书记王本顺(中)正在直播带货。
□本报记者 王雪
本报通讯员 叶点
手机变成“新农机”,直播变成“新农活”,农民变成“新主播”。近年来,西海岸新区越来越多的“新农人”加入到直播电商行业,他们用一场场直播、一条条视频,把家乡的农产品卖到全国各地,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收入水平,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前不久,大村镇院前村党支部书记王本顺在抖音账号中兴奋地宣布院前村成立“金扁担联农共富直播基地”的好消息,“只要家里有好产品,都可以拿到基地来,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进行销售。”
直播带货不仅让王本顺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木耳书记”,也给院前村带来了“名气”。木耳、面粉、黄桃……来自院前村的优质农产品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纯天然、品质好,高质量的农产品为院前村积累了不少回头客。在电商的助力下,农民渐成“新农人”,农村有了新生机,村里村外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大家脸上的笑容也更多了。“酒香不怕巷子深。有了直播带货,大家的农产品再也不愁卖了,村民们的腰包越来越鼓,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王本顺欣喜地说道。
10月25日,西海岸新区在泊里镇举办“青岛乡村振兴数字贸易品创园电商培训基地、众创孵化空间揭牌仪式暨新农人电商培训”活动。电商培训基地、众创孵化空间的揭牌,旨在为从事农村直播电商行业的人群提供一个学习、交流、成长的平台,帮助孵化更多本地带货主播,让“新农人”变成“兴农人”。
“近年来,西海岸新区大力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和商贸物流体系,积极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着力构建区域集聚发展的商业生态。随着电商产业蓬勃发展,新区电商经营主体达1499家,农产品年度网络交易额超3.6亿元,一大批品种优良、品质上乘、品味独特的新区明星农产品,通过强有力的品牌赋能和电商推广走俏出圈,奔赴全国各地。”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农业农村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孙磊介绍说,“本次培训采用理论学习、实操体验与交流讨论相结合的模式,聚焦流量运营、短视频拍摄、直播话术、直播间场地搭建、农产品品牌打造与营销等方面开设了丰富的课程。”
记者了解到,区农业农村局积极引导“新农人”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工具”、手机“新农具”,把家乡好物“播”出村、“带”进城,带着周边百姓共同致富。
青岛海青华忆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桂村表示:“我们是做海青茶的,主要是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进行销售。这次培训让我们了解了很多与直播带货有关的知识,让我们对电商的了解更加透彻、对前景更加期待。”青岛岛耳河水产品专业合作社的“新农人”魏希壮参加培训后也深有感触:“此次培训干货满满,不仅让我学到了实用的技能,还拓宽了视野,对互联网营销有了新的认识。”
“此次培训活动的举办,不仅为新区培养了一批具备电商直播技能的实用人才,也为推动新区农产品的网络销售、助力农民增收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区农业农村局市场配置与信息化科农业品牌负责人薛顶介绍,下一步,新区将继续挖掘农村电商发展潜力,培育农村经济新业态,持续强化本土电商人才培训,让“新农人”成为“兴农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孙磊说,直播电商是推动乡村产业升级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将赋能小农户走进大市场,帮助特色农产品对接大需求,助力传统农业获得现代技术,推动广大农民融入现代社会,可有效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为新区全面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提供重要保障,进一步推动城乡共同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