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6号线钱塘江路(青职学院)站值班站长田秀芳路遇车祸急伸援手
刚走下“救护领奖台” 就当起“第一救护人”

田秀芳(穿黑衣者)救助车祸受伤人员。
□本报记者 董梅雪
本报通讯员 刘思壮 唐诚
“我是‘第一救护人’,前方有人因车祸受伤,请大家协助我进行救助!”日前,青岛地铁6号线钱塘江路(青职学院)站值班站长田秀芳在2024年青岛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中荣获三等奖。刚刚领完奖,她的“第一救护人”身份就派上了用场。
原来,当天田秀芳在领奖后返程途中经过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南门时,路边正巧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大学生小何倒在马路中央。此时正是傍晚时分,主干道上车流不断,田秀芳和同行人员立即下车,指挥过往车辆绕行,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避免二次事故发生,随后又帮小何联系上了老师和家长。考虑到小何无法移动,加之当时正在下雨,田秀芳便一边安抚小何的情绪,一边为其撑伞遮雨。
很快,120急救车赶到,田秀芳配合医护人员将小何抬上车。当天下班后,田秀芳又前往医院探望并陪护小何。小何身体逐渐康复后,专门写了一首诗向田秀芳表示感谢,并拨打青岛地铁服务热线对她进行表扬。
据了解,这并不是田秀芳第一次路遇险情挺身而出。去年8月,田秀芳在成都培训期间,在回住处的途中看到一家商场的停车区冒出浓烟,她与同事王雪安立即上前查看,发现是一辆电动车发生了自燃。田秀芳马上和同事疏散围观群众,拨打119火警电话,并与商场工作人员一起救火。事后,商场工作人员专门致电青岛地铁,对两位青铁人见义勇为的事迹表示感谢。
面对险情,田秀芳一次次挺身而出,背后离不开青岛地铁多年来班组建设的持续开展。为进一步提高一线班组的应急处置能力,青岛地铁始终坚持“三位一体”系统推进路径,深耕班组建设,建立健全技能培训、竞赛比武机制,不断推动班组建设与生产运营深度融合,激发一线班组内驱动力,在向社会传递正能量的同时播撒互助友爱的种子,用实际行动做好“第一救护人”,擦亮“畅达幸福”品牌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