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海控集团投资建设的万马高端装备产业项目(一期)“出手不凡”

投产首月实现产值过亿元


  经过一个月的高效运行,万海电缆已实现产值过亿元。
  □本报记者 董梅雪

  由海控集团投资建设的万马高端装备产业项目(一期)(以下简称“万海电缆”)自竣工投产以来,经过一个月的高效运行,已实现产值过亿元,月产能突破千吨大关。目前,低压电力电缆、架空绝缘电缆、控制电缆、布电线、光伏电缆、计算机电缆等产品已全面上市。

  自动化生产线
  助企提质增效

  万海电缆的布电线车间引进了国内顶尖的一体式智能成套设备,该设备“一机二线”,实现了从挤塑、成圈、包装到码垛的全链条智能化联动控制,并与MES系统互联互通,在大幅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实现了产品质量飞跃性提升。经过生产实际测算,平均每完成一个百米线扎仅需30余秒,单机日产量超2000卷,相较于传统机械,不仅操作人员减半而且效率提升到两倍以上。
  据设备负责人介绍,万海电缆的布电线车间可以实现原材料集中供料、产品自动贴标,以及自动包装、自动入库等功能。挤塑自动化流水线已经实现从挤塑到码垛绕包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系统、设备、人员无缝衔接,车间空间利用率实现最大化的同时实现人力最优化。
  光伏电缆作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一直是万海电缆工艺创新的核心产品之一。目前,万海电缆拥有2条智能化光伏线缆生产线,可生产AC 0.6/1kV、DC 1.5kV、DC 1.8kV光伏线缆,拥有3条配套辐照生产线。万海电缆通过采用高强度、耐磨损的材料,大幅提升了电缆的机械性能,使其能够抵御恶劣天气和复杂环境的考验,产品使用寿命达25年以上,且实现了耐-45℃低温和120℃高温性能。无论是生产能力还是产品质量均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

  降低运维成本
  提高产品性能

  智能工厂带来的不仅仅是运维成本的降低,也实现了产品性能的全面提升。
  目前,万海电缆已全面启动智能工厂建设项目,作为连接生产与运营的“隐形桥梁”,SAP、MES、CRM、SRM、设备物联系统与数字孪生系统以其卓越的精准性和灵活性,为公司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智能化系统全面覆盖万海电缆的各个核心业务环节,涵盖从采购与仓储管理、生产调控与设备管理,到质量控制、成本管理,再到销售与市场、财务管理,以及行政管理和风险防控,为公司的整体运营提供全面、高效的支持与服务。
  通过智能化系统,管理人员能够清晰地梳理并完善不同类型的业务管控模式。同时,借助系统的实时数据分析能力,增强对业务的精准把控,提升项目管理效能。

  细化生产工艺
  确保产品质量

  为确保生产顺利推进,公司各部门通力配合,生产员工奋战一线,在保证所有生产要素齐备的前提下,进一步精细化生产工艺流程,提升设备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稳定且优于国家标准。
  目前,各设备机长已到位,所有生产骨干已通过万马总部全面系统的安全质量和技术工艺培训,充分满足各工序作业需求。生产车间制定了严格的工艺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产品质量管理办法及配套的日常管理制度,保障车间规范管理、高效运转,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交付能力。
  作为海控集团先进制造产业链的代表性项目,此次产值过亿和月产能突破千吨大关,不仅标志着万海电缆在技术创新和生产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也展示了海控集团在先进制造领域的强大实力和战略眼光。未来,海控集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产业布局,加速资源整合,为推动西海岸新区乃至青岛市崛起先进制造产业高地贡献力量。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