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惠民”当好群众贴心人
灵山卫街道人大工委强化责任担当、创新工作思路,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区人大代表徐哲(左二)、刘朝阳(右二)在九龙社区人大代表工作站接待来访群众。
□本报记者 祁璟
本报通讯员 殷娜
今年7月30日召开的全区镇街人大工作会议提出,“坚定正确政治方向,以更高站位把握履职要求;聚力服务中心大局,以更大力度谋发展抓落实;积极开展探索创新,以更实举措推动亮点打造;全力支持人大工作,以更强保障创造良好环境”,为推动基层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今年以来,灵山卫街道人大工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树牢责任意识、强化使命担当、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探索代表为民、履职惠民新路径,推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走深走实。
搭台“促就业”
送岗“惠民生”
今年3月份,一场别开生面的招聘会在灵山卫街道九龙社区举行,吸引了众多居民参加。这场“家门口”的招聘会由灵山卫街道人大工委精心组织策划,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全程参与,旨在助力居民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招聘会当天,53家企业在九龙社区人大文化主题广场设置招聘点,提供家政、技工、销售等岗位200余个。现场参与居民1500余人次,达成就业意向200余人。
灵山卫街道人大工委一直将居民的就业问题放在心上。此次在九龙社区举行的招聘会,街道人大工委充分发挥代表桥梁纽带作用,积极联系企业在社区设立招聘点,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刘朝阳、徐哲、高刚、冯学森、陈兆彬等区人大代表还在招聘会现场设置“代表咨询点”,与居民面对面交流,提供就业咨询、职业规划等服务。
“面对社区居民对就业岗位的迫切需求,我要尽己所能服务好每一位居民,让他们有工作、有收入。”高刚表示。
代表“入网格”
服务“零距离”
小区治理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群众安居乐业。灵山卫街道人大工委在做好社情民意收集的基础上,联动社区与物业公司共同商讨小区治理方案,推动实现网格治理全覆盖、服务群众零距离。
在灵山卫街道人大工委的助力下,九龙社区将25栋住宅楼划分为8个微网格,将物业管家、社区网格员、人大代表、楼长、经合社干部等力量充实到微网格中,提升为民服务质效。与此同时,社区创新打造“小卫智慧服务”平台,集成线上报修、预约服务、活动信息发布、意见建议征集等多种功能,为居民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灵山卫街道人大工委还积极助力老卫城片区更新建设。今年9月份,针对恒光热电万余米废旧供热管线拆除问题,灵山卫街道人大工委联合街道相关职能部门提前与管道沿线100余家企业、商户取得联系,争取他们的配合与支持;此外,针对大量线缆缠绕供热管道情况,灵山卫街道人大工委积极与电信、联通、移动运营商沟通协调,整治杂乱线缆,配合管道拆除工作。最终,恒光热电万余米废旧供热管线仅用不到一个月时间便被全部拆除。
当好“代言人”
办好“身边事”
为人民的利益代言、为人民的关切发声、为人民的期盼努力,是灵山卫街道人大工委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每一次与居民面对面交流,都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健康是群众最朴素、最真挚的愿望。”区人大代表、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副院长赵宏在星光岛社区发起成立健康驿站,开展“人大代表星光健康行”项目,累计举行义诊活动5次,受益群众达1200余人次。
“以前送孩子上学,要绕一个大圈才能走到公交站,现在2号楼旁边新开了一个门,出去后直接就到公交站了,方便多了。”九龙社区居民孙秀霞对经人大代表提议增设的小门赞不绝口。前期,灵山卫街道人大工委通过入户走访了解到,九龙社区两个出入口相隔较远,为方便居民通行,街道人大工委积极协调社区、物业,推动在两个相隔较远的出入口之间新增一个小门,这一举措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大力支持。
“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通过‘多开一扇门’的方式,让群众的出行路更加顺畅。”灵山卫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张刚表示。正是通过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每一件小事,人大代表逐渐成为群众眼里的“熟面孔”、心中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