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西海岸新区五洲工匠传承基地和非遗国际贸易中心项目签约落户海青镇

讲好“海青故事”,传播“非遗文化”

  □本报记者 谭宁
  本报通讯员 张嘉艺
  
  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非遗文化体验和品牌传播,日前,西海岸新区五洲工匠传承基地和非遗国际贸易中心项目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落地海青镇。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由保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海青镇人民政府和五洲非遗传播中心联合建设,旨在通过整合海青镇及北茶商街有效资源,打造集非遗文化传承、技艺展示、研学培训、旅游体验、产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基地,助力西海岸新区争创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据悉,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首个非遗产品线上线下贸易中心,为国内外非遗产品提供展示、交易和商务洽谈的平台。同时,还将积极引进非遗传承人、工作室入驻北茶商街,利用数字化手段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通过举办各类非遗文化展览、演出、节庆、会展等活动,增强公众对非遗项目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提升非遗文化的影响力。
  成立于2001年的保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隶属于保利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文化场馆、商业综合体、园区的管理服务以及会议、展览服务等,致力于推动文化艺术业务的大众化、年轻化、数字化,积极探索“文化+”的多元化模式与路径。此次与海青镇合作,也是该公司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丰富非遗文化业态的积极探索。
  近年来,海青镇持续放大“山水茶竹”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竹风茶韵、北域江南”特色风格,不断推动文化产业向更高水平迈进。建成总投资3.2亿元、占地110亩的综合性特色商街——北茶商街,建成占地2000亩的3A级景区北茶文化博览园,不断丰富文旅产品供给。深挖海青茶文化内涵,广泛开展海青茶文化节暨谷雨开采仪式、炒茶斗茶大赛等公益性茶文化活动;开发茶旅研学线路,打造海小青“趣”研学IP,年均接待中小学生、留学生2万余人次。积极挖掘培育非遗文化品牌,2人获评区级“海青绿茶种植加工技艺”非遗传承人,海青绿茶工坊获评青岛市“非遗工坊”,坳里抹茶花馍入选“山东手造·优选100”产品名录。
  下一步,海青镇将大力做好项目服务保障,借助保利文化资源和平台优势,推动非遗文化产业与茶产业、数字技术深度融合,通过推出一系列多元跨界的文化创新活动,孕育产业新业态、文化消费新场景,在更大的舞台讲好“海青故事”、传播好“非遗文化”,共同推进非遗文化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