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青岛市集成电路产业园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已落户思锐智能、中微创芯等40家重点企业,集聚发展态势初步形成

千亿级产业链加速起航

  □本报记者 刘腾
  
  日前,青岛平芯CMP抛光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在青岛自贸片区投产。该项目主要建设半导体芯片制造用CMP抛光材料及精密抛光头组装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提供CMP材料和零部件的整体解决方案。
  据悉,CMP是半导体制造中用于去除晶圆表面多余材料,实现全局平坦化的核心技术。此次项目的投产填补了青岛市集成电路产业CMP抛光材料及精密抛光头领域的空白,对青岛市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发展将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作为青岛市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集成电路产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近年来,西海岸新区集成电路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快速崛起,千亿级产业链正加速起航。
  2022年11月,青岛市集成电路产业园在新区揭牌成立,由青岛自贸片区规划建设,规划面积13550亩,重点发展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封测、研发设计等领域。截至目前,产业园已集聚产业链上下游项目40个,总投资1793亿元。
  位于产业园的代傲电子控制(青岛)有限公司主要为洗衣机、空调、冰箱等提供高端电控板。代傲电子控制(青岛)有限公司运营和质量总监高建刚介绍:“项目2024年5月份正式投产,在青岛自贸片区的支持下运营顺利,已经完成四条生产线的投入,预计到年底产值在1亿元到2亿元。”
  记者了解到,代傲电子控制(青岛)有限公司所在的园区名为“智造谷”,目前10栋楼均已有企业入驻,业务涵盖光电、芯片封装、芯片失效分析、电路板产研等领域。“我们是园区第一家入驻企业,短短两年时间,园区已经集聚起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这是片区近年来招商引资政策、优质服务的成果。”高建刚说。
  集成电路产业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青岛自贸片区整合各级资源,搭建“片区管委+驻区职能部门+国有企业”三位一体的综合服务机制,推动全产业链创新发展。
  今年9月,青岛集成电路先进装备园暨思锐智能半导体先进装备研发制造中心项目顺利封顶。该项目于今年4月底取得施工许可手续,到9月底正式封顶,仅用时5个月。在项目建设审批中,青岛自贸片区·中德生态园紧紧围绕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的目标,在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的堵点难点上持续发力,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推行“管家式”全链条服务,为项目建设赋能提速。
  “我们考察了很多地方,包括长三角和珠三角,最终选择落在了中德生态园。主要考虑到青岛市集成电路产业园的平台优势,片区也给予了企业无微不至的关怀。”青岛四方思锐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聂翔告诉记者。
  自成立以来,青岛市集成电路产业园紧紧围绕“打造中国重要的集成电路产业集聚高地”战略目标,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目前,产业园相继落户思锐智能、中微创芯、方益科技等40家重点企业,集成电路集聚发展态势初步形成。2022年,青岛市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获评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023年青岛市集成电路产业园位列“中国集成电路园区综合实力TOP30”榜单第14位。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功能区主战场、主阵地作用,在项目招引上‘打头阵、当先锋’,统筹全域招商力量,持续完善招商体系,创新招商引资新模式、新打法。紧盯重点产业链配套,全面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坚持建设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再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中德生态园管委副主任张云清表示。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