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唯一!真情巴士“追光吧少年”志愿服务项目获评山东省志愿服务大赛金奖
十年善举点亮文明之光

真情巴士志愿者为服务对象庆祝生日。

志愿服务受助对象参与文明交通志愿服务。
□本报记者董梅雪 本报通讯员贾佑玲
今年12月5日是第39个国际志愿者日,当天,2024志愿者之夜暨山东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颁奖晚会在滨州举行。在西海岸新区工委社会工作部、西海岸新区文明办、西海岸新区交通运输局等部门的指导下,青岛真情巴士集团“追光吧少年”心理困境儿童关爱志愿服务项目获评大赛金奖。这也是青岛市唯一获得金奖的志愿服务项目。
“追光吧少年”心理困境儿童关爱志愿服务项目发起十年来,累计投入资金超50万元、服务困境儿童200余人。在志愿者的真情陪伴下,孩子们的情绪状态明显改善、学习能力显著提升,他们中的许多人还实现了从“受助者”到“助人者”的转变。
一次偶遇
让阳光照进幼小心田
2014年10月,青岛真情巴士K1路线开通不久,该线路驾驶员于义睦在执行运营任务时经常遇到一位特殊的男孩。乘车时,男孩总是一言不发地坐在角落里,经常到了终点站也不下车,一趟一趟地来回坐车。于义睦就在终点站和男孩搭话,得知男孩名叫王一飞(化名),11岁,父母离婚多年,他跟随母亲生活,但母亲忙于打工无暇照顾他,基本上午饭和晚饭都得自己买着吃。孩子不愿一个人回家面对空落落的房间,便坐公交车打发时间。了解情况后,于义睦每天中午都带着王一飞在单位食堂就餐,休息时还带他一起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并鼓励他好好学习。如今,王一飞已是山东交通学院的一名大二学生。
王一飞的情况并非个例。在服务过程中,真情巴士驾驶员结识的存在不愿意下车、不愿意交流、情绪低落特征的孩子超百位。因孩子的父母存在残疾、离异、外出务工,或孩子本身存在身体疾病等情况,导致孩子陷入心理困境。
为助力全环境立德树人,由青岛真情巴士集团2400余名职工组建的“聚真情”志愿服务联盟,发挥公交车覆盖面广、流动性强的优势,发起“追光吧少年”心理困境儿童关爱志愿服务项目。车厢内,通过开展“爱的抱抱”车厢关爱和“上学路上”真情相随行动,精准定位服务对象,了解孩子日常情绪状态;车厢外,通过开展“半月谈心”真情呵护、“志愿30分”真情伴读、“圆梦旅行”真情助力、“免费乘车”真情助学四项系统服务,为孩子构建心理、学习、生活的支持系统,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十年服务
助力孩子追光前行
经过十年实践,从最初在车厢内被动随机发现服务对象,到如今“聚真情”志愿服务联盟已与百余个村庄、学校形成联动,主动对接开展服务。项目累计投入资金超50万元,服务困境儿童200余人。在志愿者的真情陪伴下,孩子们的情绪状态明显改善,学习能力显著提升,积极改变率达100%。
今年是张家楼街道岭前马家庄村14岁男孩小森(化名)与志愿者邢彩丽、薛晓华等人相识的第7个年头。“刚认识时小森的时候,他正上小学一年级,本应是天真快乐的年纪,但受家庭影响,小森的性格比较孤僻,几乎一言不发,看人的眼神也是怯生生的。”邢彩丽回忆道,了解情况后,他们定期上门探望小森,陪小森学习,带小森外出游玩,还资助小森上学。在志愿者的真情陪伴下,小森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性格也越来越开朗。2022年2月,小森用志愿者给的助学金购买了一个小蛋糕和一盆仙人掌,当作生日礼物送给了邢彩丽,并为邢彩丽写了一封感谢信,信中说道:“感谢叔叔阿姨们,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你们的期望!”
在真情巴士志愿者的陪伴下,许多孩子还实现了从“受助者”到“助人者”的转变。项目服务的第一个孩子王一飞,在2018年发起成立青岛青少年公交爱好者公益联盟,组织70多名青少年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300余次;志愿者薛冰洁帮助的小溪(化名)在节假日走进养老院,为老人们送去关爱与陪伴;志愿者陈增莲帮助的小梦(化名)与家人包了100个粽子送给空巢老人;志愿者郑黎会帮助的蕾蕾(化名)将获得的奖学金赠予空巢老人……
随着项目影响力的扩大,真情巴士志愿者们被20余所学校聘为校外辅导员,开展“真情德育课堂”项目,宣讲志愿故事,影响学生超20万人次。
微光成炬
点亮城市文明之光
群众需求在哪里,真情服务到哪里。多年来,真情巴士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行业属性,凝练“德立道·善行远”企业文化,将志愿服务作为践行“传播文明”企业使命的重要载体。
真情巴士每年有1.5万余人次坚持开展文明交通、助老扶弱、助残扶困等志愿服务项目20余项,服务群众超百万人,先后获评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山东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等40余项荣誉,形成全员志愿风尚;先后涌现中国好人2人、山东好人19人、各级优秀志愿者58人,带动30多家高校、企事业单位等参与志愿服务,形成“好人共生”的文明效应。真情志愿事迹被中央电视台累计专题报道近40分钟,被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等国家级主流媒体报道100余次,面向全国展现“志愿之城·大爱青岛”的城市风采。
一件件暖心故事,一个个“现象级”传播,充分展现着西海岸新区文明建设成果。近年来,新区大力发展志愿服务力量,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目前,新区注册志愿者23万余人、志愿服务组织2300余个,涌现出一批全国知名的志愿服务群体和志愿者。”西海岸新区工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唐殿宝表示,“下一步,新区志愿服务工作将在工委(区委)的统一领导下,形成工委社会工作部牵头负责,各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履职尽责、联动高效的工作格局,在‘志行西海岸、愿您益起来’志愿服务品牌引领下,进一步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力量,发挥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作用,汇聚志愿服务工作强大合力,推动新区志愿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关新闻
青春西海岸 志愿我先行
□记者 仪博文 报道
本报讯 为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展现新区青年志愿者风采,12月4日,西海岸新区“青春西海岸·志愿我先行”12·5国际志愿者日主题活动在青岛黄海学院举行。来自新区各界的青年志愿者代表、驻区高校师生齐聚一堂,共同庆祝第39个国际志愿者日。
活动伊始,大家高唱《青年志愿者之歌》,共同观看了《2024年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年志愿服务宣传片》。随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优秀志愿者代表发言,分享了在志愿服务中的收获与成长;山东科技大学“防灾减灾大学生党员讲师团”志愿服务项目负责人上台分享了项目经验。活动现场,青年志愿者还带来了精彩的节目表演,展现了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今年以来,新区团委持续深化“青春西海岸 志愿我先行”服务品牌。组织1086名青年志愿者高标准完成2024海洋合作发展论坛、第34届青岛国际啤酒节、2024青岛种业博览会等重大节会志愿服务工作。实施大学生社区实践“百千万”工程,超8万名大学生走进社区一线历练,开展“育菁小萌仙”“‘艺’心向党,用青春扮靓新农村”“金融科普反诈骗进社区”等977个社区实践项目。构建“共青团+青年社会组织+青年志愿者骨干”工作格局,推动17个青年志愿服务组织与镇街结对共建,组织开展“益动青春·缤纷四季”青春公益大集、“周末青年志愿服务行动”等系列活动,志愿者服务时间累计超过60万小时,受益群众超1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