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南街道组建“五心”志愿服务队,500余名巾帼志愿者扎根基层一线帮解群众急难愁盼
“胶心姐姐”绘就基层善治新风景
□本报记者 祁璟 本报通讯员 吕瑞峰 邵璐
今年以来,胶南街道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促党建”工作理念,充分发挥妇联组织联系服务妇女的桥梁纽带作用,创新打造“胶心姐姐”巾帼助力基层治理品牌,组建舒心、暖心、悦心、热心、爱心“五心”志愿服务队,聚焦人居环境、家庭教育、社会治理、文明乡风、温情互助等重点领域,为基层治理聚力赋能。
“500余名热心志愿者组成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经合社及小区,解决了一批居民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为倡树文明新风、优化基层治理贡献了巾帼力量。”胶南街道妇联主席孙鸿雁说。
“舒心”服务让环境更美丽
“过去,我对垃圾分类把握不准。今年10月以来,舒心志愿服务队每月8日深入社区、经合社、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向居民发放宣传手册,并细致讲解垃圾分类知识,还在垃圾桶旁指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兰西安置小区居民宋在霞说,“通过服务队队员的讲解和指导,我掌握了垃圾分类要领,现在对于垃圾分类完全不会出错了。”
不仅如此,舒心志愿服务队还会在每月8日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服务活动,清理辖区内的卫生死角,让居民的居住环境更加整洁、舒心。
此外,舒心志愿服务队还带领广大妇女群众自觉做好房前屋后、楼上楼下等区域的环境卫生工作;联合物业工作人员对小区电动自行车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逐一排查;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地发放保护环境倡议书,并向居民解读倡议书的内容,让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深入人心。
如今,胶南街道辖内的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和小区内,道路干净整洁、环境焕然一新,居民的幸福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暖心”教育让家庭更和睦
“平时没有机会接触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不知道怎样跟孩子交流。自从参加了志愿服务队组织的家庭教育巡讲活动,老师分享的教育方法和沟通策略让我收获不少。现在,我和孩子的沟通增多了,也更顺畅了。”家住虎背山路社区李家洼子经合社的居民高玉芳感慨道。
为进一步提升辖区家庭教育水平,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系,暖心志愿服务队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家庭教育巡讲活动。线上,借助微信课堂,每周定时开讲,内容涵盖亲子沟通技巧、学习习惯培养等知识,为家长们提供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线下,联合胶南街道“队社企”共建联盟成员单位——幸运草公益组织开展家庭教育讲座、亲子沙龙等活动30余场,进行心理疏导100余次,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此外,胶南街道还常态化挖掘 “好婆婆”“好媳妇”“好家庭”等典型人物30余人,通过树立身边的榜样,在辖区内营造了家庭和睦的良好氛围。
“热心”治理让邻里更和谐
12月7日,在胶南街道阳光一号小区的“阳光姐姐工作室”内,热心志愿服务队队长逄培兰和队员正在与小区居民谈心。虽然当天是周末,但利用空闲时间帮小区居民解决问题,对于身为律师的逄培兰来说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用自身专业知识为邻居们做点事,帮他们解决生活中的烦心事,我感到很开心。”
据悉,热心志愿服务队主动吸纳街道具有专业法律知识的妇女,在辖区内走访入户开展普法宣传、反家庭暴力宣传等活动70余次,引导居民知法、懂法、守法,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依托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站和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室,热心志愿服务队已调解处理婚恋家庭矛盾10余起,有效促进了社区的和谐稳定。
“悦心”文体让乡风更文明
在虎背山路社区李家洼子经合社的活动广场上,悦心志愿服务队队员正带领经合社的居民做健身操。这样的场景,几乎每晚在广场上都能看到。
“晚上跟着服务队队员锻炼一下,感觉身体舒展了不少。有她们陪伴和鼓励,我锻炼起来也更有劲头了。”李家洼子经合社居民郭胜梅对记者说道。
在胶南街道,由悦心志愿服务队组织的日常健身活动随处可见。据悉,悦心志愿服务队经常组织居民开展健身操、太极拳、八段锦、广场舞等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她们的身影还频频出现在大型汇演及社区比赛中。在2024西海岸新区第九届广场舞大赛中,胶南街道幸福家园舞蹈队、“胶心”艺彩舞蹈队和轻舞飞扬舞蹈队在悦心志愿服务队的指导下,取得了两个一等奖和一个三等奖的好成绩。
不仅如此,悦心志愿服务队还经常组织开展绘画、书法、摄影等居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吸引众多居民踊跃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既丰富了辖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又激发了居民对健康生活和文化艺术的热情。
“爱心”互助让关爱更温情
“我们志愿服务队每周二下午包包子,周三会把蒸好的包子给辖区的独居老人及其他需帮助的居民送去。”爱心志愿服务队队员、秦家庄股份经济合作社居民周玉娟告诉记者,从9月开始,服务队每周三开展“爱心包子”惠居民活动。不仅如此,服务队还会不定期为独居老人、特殊群体制作水饺、月饼等美食。
“想回趟娘家,却不会使用手机预约出租车,只好找爱心志愿服务队队员帮忙,特别感谢她们。”今年70多岁的居民崔常香表示,服务队队员经常帮合作社的老人解决手机没声音、软件不会用、社保缴费等手机操作难题,大大方便了老人们的生活。
据了解,爱心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尊老爱幼、扶弱助残等志愿服务活动,让老人、儿童时刻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服务队队员结对关爱“一老一小”,通过日常走访、节日慰问、帮助实现微心愿等形式开展工作。针对自理能力较差的老年人,队员们还提供送餐、就医等上门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为激发和调动志愿服务队队员的工作积极性,胶南街道将“德育乡村”评价体系与志愿服务工作相结合,用“小积分”撬动“大治理”,激励和带动更多居民加入志愿服务队伍,把志愿服务的优势和活力转化为基层治理的效能和动力,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下一步,胶南街道将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持续擦亮‘胶心姐姐’工作品牌,在‘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上找准切入点,出实招、重实效,展现巾帼担当,贡献妇联力量。”胶南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杨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