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珠海街道“霜洁冰清”公益茶馆设立一年,为群众提供休闲交流好去处
◆打造“慈善+文化”新模式,传承乐善好施好乡风的同时赋能基层治理

一盏清茶涤乡风


  “霜洁冰清”公益茶馆为群众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好去处。

  ▲“霜洁冰清”公益茶馆将“施茶行善”文化发扬光大。

  ▲公益茶馆外矗立着新修复的“霜洁冰清”碑。

  ▲“霜洁冰清”公益茶馆不定期上演茂腔传统剧目和新编地方戏。
  □文/图 本报记者 董梅雪

  “老王,快点儿啊,去晚了可就没座了!”“来了来了……”12月20日早上7点多,63岁的珠海街道梁祝村村民李爱华与邻居一道赶往村里的“霜洁冰清”公益茶馆看戏。
  “这个公益茶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文化休闲、喝茶拉呱的好地方,也让很多人知道了我们村的‘霜洁冰清’文化。”李爱华和邻居对茶馆赞不绝口。
  2023年12月20日,由珠海街道规划建设的新区首个乡村振兴俱乐部暨“霜洁冰清”公益茶馆在梁祝村启用。如今,茶馆已设立一年,不仅创建了发展慈善公益、繁荣乡村文化的“慈善+文化”新模式,更为梁祝新语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乃至新区乡村振兴汇聚了能量,搭建了乡村治理新平台。

  复原茶馆,“慈善+文化”传承好乡风

  12月20日,在珠海街道举办的“霜洁冰清”公益茶馆设立一周年庆典上,梁祝村党委书记刘建伟向记者讲述了茶馆设立的缘由。
  “霜洁冰清”公益茶馆所在的梁祝村是“古胶州南乡祝家庄社”。历史上的祝家庄社毗邻官道,经济发达、人才辈出、文化底蕴深厚。“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齐鲁文化的影响,孕育了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石人泊刘逄氏的施茶善举是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刘建伟说。
  据传,清朝咸丰、同治年间,石人泊村刘杙妻逄氏设棚屋施茶,数十年不辍,南北行人多受其惠。钦命提督山东学政、翰林院编修赵佑宸,听闻刘逄氏事迹,心中感慨其行为“冰清霜洁。昨夜梅花发。甚处玉龙三弄。”(宋·林逋),遂将其善举上报朝廷,并亲立“霜洁冰清”碑,以弘扬善行、教化世人。
  刘逄氏年高寿终后,施茶棚在村民的照料下延续多年,在梁祝村一带也形成了乐善好施、热心公益、守望相助、邻里和睦的良好民风。
  “近年来,我们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对于‘开展慈善事业,以文化振兴推动梁祝新语片区乡村振兴’进行了多次交流探讨。”刘建伟说,2023年,爱心人士提出复设刘逄氏施茶馆,开展“慈善+文化”的公益新模式。当年年底,“霜洁冰清”碑修复,公益茶馆设立。
  “刘希玉捐款1000元、卢茂蕾捐苹果100斤、徐焕美捐花生10斤、尚林鹏捐瓜子30斤……”在公益茶馆的账本上,记者发现这里的茶水、干果、水果等都是由爱心人士捐赠的。刘建伟表示,在茶馆的整体策划、建设及运营过程中,爱心人士及群众积极参与,献出爱心,身体力行提供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展示了“霜洁冰清”精神。

  喝茶看戏,“文艺+公益”村民乐开怀

  记者在公益茶馆看到,这里坐满了顾客。其中除了梁祝村村民,还有不少周边十里八乡的村民,大家一起喝茶唠嗑看戏,热闹非凡。
  “每天这儿的人都满满登登的。”因为来得早,李爱华占了个好位置,一边嗑瓜子一边和记者聊天。“周一到周五我都会过来,周末因为要看孩子,所以来不了。冬天没啥庄稼活,老待在家里看电视怪闷人,这里又热闹又能看茂腔戏,特别好。”李爱华说。
  “没错。这个茶馆就跟另一个家似的。”村民王秀荣附和道。
  据了解,梁祝村是茂腔的发源地之一,因此,隔三岔五,茶馆都会上演由本土艺人义演或爱心人士捐献公演的茂腔传统剧目或新编地方戏。此外,这里还会上演由村民自编自演的秧歌、舞蹈,幼儿园师生、放假回家的大学生也时常登台献艺。自开业以来,茶馆的休闲环境、交流氛围让更多村民齐聚于此,提高了群众特别是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
  “霜洁冰清”公益茶馆还是一处公益慈善服务的集散地。村民们告诉记者,每月月初会有爱心人士在茶馆免费为村民磨菜刀,月底爱心人士会义务给老人理发,社区医生也会不定期来茶馆为村民义诊……“俺们村这个茶馆热闹得很,各种活动不重样儿。”村民王传祥说。
  据悉,“霜洁冰清”公益茶馆因设在梁祝村与邻村相交的路口,从而为过往行人、货车司机、商贩游客、外卖小哥等提供了一个歇脚、解渴、纳凉、取暖之地。刘建伟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一位来自湖北黄冈的骑行者行至梁祝村,在公益茶馆休憩后对茶馆赞不绝口。

  打造品牌,“霜洁冰清”助力乡村振兴

  从过去的施茶棚到如今的公益茶馆,一杯清茶,洗涤旧俗、滋养乡风,慈善之举启迪后人、影响千秋。刘建伟告诉记者,乐善好施、守望相助的良好乡风已在梁祝村蔚然成风。
  现在,“霜洁冰清”公益茶馆俨然成为村民活动中心,这里不仅有前来休闲的群众,更有经常在此开展公益活动的志愿者。村党委还把茶馆当成政策宣讲阵地,不定期在此开展政策解读、普法宣传活动以及反诈知识讲座、防火安全培训等。
  刘建伟说,乡村民风的改善、文化娱乐的丰富、政策宣讲的普及以及群众工作方法的创新,提高了基层治理水平,基层治理又与淳朴乡风相互促进。“正向循环为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以传统文化、本地民俗为底色,以公益慈善为出发点,以改善民风、加强基层治理为立足点,将挖掘原生态民俗、弘扬传统文化与生态保护有效结合……设立一年来,“霜洁冰清”公益茶馆成为了促进乡村振兴的有效探索。
  刘建伟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塑造“霜洁冰清”公益服务品牌,将其打造成为可复制的乡村文化振兴模式和乡村全面振兴平台,并努力打造成为全国性的公益慈善品牌。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