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中心医院产科团队成功救治高危外籍产妇,助其顺利分娩
跨越语言障碍,共创生命奇迹
□本报记者 龚鹏
本报通讯员 薛梅
近日,在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产科门诊,产科副主任佟玲接待了一名特殊的产妇——一名身材肥胖的白俄罗斯友人。
据了解,该产妇孕期未接受正规产检,缺乏既往病历和检查资料。“凭借以往的临床经验,我怀疑这是一名潜在的高危孕产妇,便对她展开了深入的问诊与查体。”佟玲告诉记者。
面对语言障碍,佟玲利用翻译软件与产妇耐心交流,详细询问病史,同时安排辅助检查。由于产妇腹部脂肪肥厚,胎心监护成为一大难题。在产科助产士、副主任护师张礼诊的协助下,历经半小时终于成功捕捉到了胎心信号。
“化验结果显示,该产妇的多项健康指标异常,血压高达164/95毫米汞柱,尿蛋白也超标,因此我判断她罹患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重度子痫前期,该病会对产妇及胎儿构成严重威胁,需立即住院治疗。”佟玲表示,为确保产妇安全,尽管已到下班时间,她还是亲自将产妇送至产科病房,并指导值班医生制定诊疗方案。
住院后,产妇接受了积极降压、解除痉挛、母胎监护及多学科会诊等治疗。“患者已妊娠37周多,随时可能发生母胎严重并发症,应该尽早终止妊娠。”佟玲告诉记者,由于事发突然,身处异国他乡且缺乏直系亲属陪伴的产妇情绪焦虑,一度拒绝治疗,甚至还要出院回家。医护人员耐心劝解,但沟通还是陷入僵局。得知消息后,刚结束手术的佟玲急忙前往产科病房,耐心安抚产妇的情绪。最终,对方同意继续治疗。
很快,护士长薛晓晓迅速安排产妇至产科高危病房,并由专人监护、护理,给予静脉降压和解痉。不久,产妇的血压降到安全范围内。“当时,我们都松了一口气。但子痫前期的特点是妊娠特发性疾病,只有终止妊娠,产妇才能逐渐康复,不做手术的话还是容易危及生命。”佟玲告诉记者。
“我们不断查看监护,根据血压调节泵入降压药物剂量,确保产妇的血压稳定在安全范围内。同时,我们还持续监护胎儿的安危,防止胎儿发生意外。”当晚的值班医生孙凤妮说,她和值班护士彻夜未眠。
然而,糟糕的情况出现了——产妇的陪护人突然离院,导致手术知情同意书无法签署。面对这一突发状况,佟玲迅速汇报科主任及医院产科安全管理办公室,并联系患者在国内任职单位的负责人。经过沟通,产妇单位负责人前往医院协调配合治疗事宜。
在医院领导和产妇单位负责人共同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后,次日上午,对产妇进行了剖宫产手术。麻醉科和产科团队通力协作,成功娩出一名健康的女婴。术后,患者病情好转,恢复普通护理级别,她对区中心医院的医护人员表达了感谢。
此次救治过程,区中心医院的医护团队面对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及病情复杂等重重困难,凭借精湛医术、贴心服务和团队协作精神,成功救治了高危外籍产妇。“在疾病面前,医患是并肩作战的战友。此次行动,我们和其他科室‘战友’以及产妇共同克服艰难险阻,成功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佟玲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