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琅琊”海洋大模型在新区发布

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发,可显著提升全球海洋预报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记者 李宛遥
  通讯员 王敏 报道
  本报讯 12月28日,2024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琅琊论坛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古镇口园区举行,来自国内30余家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围绕“人工智能大模型助力海洋科学研究”主题开展深入交流研讨。
  会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自主研发的“琅琊”海洋大模型1.0正式发布。“琅琊”取词《辞海》,意指质地细腻、晶莹剔透如玉石般的珍贵宝物,象征着海洋大模型的珍贵与卓越。历史上,论坛所在地南侧的琅琊台作为二十四节气的重要根源,承载了观测星象、历象日月星辰等预报职责。此次发布的海洋大模型取名“琅琊”,与海洋大模型在现代海洋学领域所承载的使命不谋而合。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王凡介绍,“琅琊”海洋大模型是面向海洋状态变量预报研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大模型,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近年来在人工智能与海洋科学交叉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该模型融合了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与专业的海洋科学知识,1.0版本已实现对全球海洋状态变量的中短期高精度预报,可一次性预报未来1至7天的温度、盐度、海流等全球海洋状态变量,空间分辨率1/12°,时间分辨率为24小时,显著提升了全球海洋预报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研发团队表示,琅琊系列大模型将在实际应用场景中不断迭代,2.0版本将引入对台风、降水、海浪、海冰等海洋现象的预报,进一步提升对海洋灾害等复杂海洋现象的预报能力,为海洋环境安全保障、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海洋资源开发及海洋防灾减灾等提供更强支撑。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