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农专线”收到“最暖新年礼物”

菜农为真情巴士“菜农专线”点赞。
□本报记者 董梅雪
本报通讯员 张真真 于海蓝
1月1日,青岛真情巴士集团26路“菜农专线”的驾驶员和导乘员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新年礼物——一封由16位菜农联名书写的感谢信。
元旦清晨4时58分,26路“菜农专线”像往常一样从云台山路公交首末站发车。5时20分,车辆抵达中德生态园公交站,导乘员管欣帮助菜农隋大爷将蔬菜搬上车后,让隋大爷先找位置坐下,自己帮老人打卡。管欣将老年卡交还给隋大爷时,隋大爷从口袋里拿出了一封信递给管欣,并对管欣说:“小管,新年第一天,大爷送你们个礼物,里边都是我们的心里话。”管欣打开信件,发现是一封感谢信。满满一页纸的文字中,隋大爷诉说着对公交驾驶员、导乘员十年如一日坚守的感激之情。信件最后,是16位菜农的签名。
自2014年升级为“菜农专线”以来,真情巴士26路已服务菜农十万余人次,帮助红石崖、王台街道10余个村庄的老年人实现了增收。隋大爷说,冬天的芹菜在红石崖街道每斤最多能卖到2元钱,但是坐着“菜农专线”到青岛主城区,每斤就能卖到2.5元。“别小看这五毛钱啊,我一天卖七八十斤芹菜,就能多出来三四十块钱呢。自从有了‘菜农专线’,我一个月卖菜的收入最多能达到五六千块钱呢。”隋大爷高兴地说道。
“菜农专线”的开通不仅方便了菜农的出行、帮助菜农实现了增收,还体现了真情巴士为民办实事的责任感。多年来,真情巴士践行“美好源于真情”的服务理念,持续提升服务品质,不断刷新乘客出行的“幸福指数”。除了“卖菜公交”,真情巴士还开通了覆盖旅游、赶海、就医等多个生活场景的10余条公交专线,满足市民多样化出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