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真抓实干,争做挺膺担当的奋斗者

——西海岸新区各大功能区党员干部谈学习贯彻工委(区委)二届七次全会精神

  □本报记者 李涛 刘腾 董梅雪 谭宁 祁璟
  
  工委(区委)二届七次全体会议动员全区上下牢记嘱托、锐意进取、接续奋斗,干出“走在前”的样子,干出“挑大梁”的担当。西海岸新区各大功能区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大家一致表示,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抢抓机遇、真抓实干,争做挺膺担当的奋斗者,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区篇章贡献更大力量。

  向改革要动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全会提出“要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上坚定不移、久久为功”,围绕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功能区提质增效、外贸量稳质升、招商引资提质增效等作出部署。
  青岛自贸片区将把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与自身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一二三四五工作”(党建为引领,聚焦高效能制度创新、高质量产业发展两大任务,做好优化运行机制、提升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三个保障,实现产业转型、园区运营、国企经营、安全管理四个升级,推进现代海洋、国际贸易、航运物流、现代金融、先进制造五大产业)推动自贸试验区建设提质增效,在全省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打头阵、当先锋”。加快打造制度型开放示范区,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探索货物贸易、金融开放、数字经济、边境后规则等领域创新,深化海洋经济集成改革、全产业链融合创新,积极争取改革试点任务突破,释放自贸试验区开放创新活力。加快打造高水平开放先行区,全面实施综合保税区提升行动,加快建设西海岸国际能源自贸港,创建青岛自贸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大力发展新型贸易业态,高标准建设中日韩创新合作基地,提升国际航运枢纽能级。加快打造新质生产力集聚区,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培育攻坚,加快千亿级投资的青岛市集成电路产业园建设运营,培育壮大智能家电、基因科技两个百亿级投资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努力构建航运贸易金融与先进制造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唐岛湾金融科创区将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围绕加快建设金融科创新高地这一总体目标,打造全国一流金融生态,以强大的金融血脉饱和性支撑新区高质量发展。加速成果转化,增强区域发展动能。以上海技术交易所(青岛)科创服务中心为支撑,充分放大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高校科创孵化平台、青岛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平台效应,建立新区科创企业上市培育库,搭建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以加速科技企业上市为核心目标,争取将“国家统一技术交易服务平台山东分中心”落地到新区;联合区海洋发展局,充分发挥上技所资源优势,聚焦海洋科创和海洋金融等领域,搭建全国海洋全要素交易板块,全力推动新区海洋经济发展。发力园区建设,筑牢区域发展根基。快速虹吸一批优质的金融、科创等领域头部企业,打造全流程、全要素服务的唐岛湾创新产业园区;加快总部经济项目招引,挖掘并招引上下游产业链,实现总部经济集聚,打造总部中心集聚区。加大招商力度,增强区域联动效应。联合青岛自贸片区等有关功能区,充分挖掘其资源优势,将产业放在其他功能区,将办公地点放在唐岛湾金融科创区,协同合作实现招商效果最大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招商经验。

  壮大新质生产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全会围绕“要在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上坚定不移、久久为功”作出系列部署安排。
  海洋高新区党工委第一时间组织传达学习全会精神,提出要进一步强化“走在前、挑大梁”意识,加快引建海洋新质生产力项目,为新区建设海洋经济发展引领区贡献力量。加速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坚持瞄准海洋特色产业赛道,加快引进言鼎生物医疗等大项目,推进修正海洋生物医药大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岩合生物医药、圣元液体蛋白饮等重点链主项目建设,聚力提升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科技研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要素集聚功能,加快建设生命健康特色产业园区,打造新区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蓝色引擎”。争创智能制造产业高地。坚持高点定位,加快引进落地睿智森汽车装备等高端制造项目,开工建设环球智能工厂等重点产业项目,加快推动高端海工装备智造、海洋电子信息等产业聚链成群,争当新区海洋新质生产力项目集聚发展新示范。崛起海洋总部经济新城。锚定全国一流总部经济城市核心区建设目标,推动山东能源(青岛)区域总部、隆海广场等重点总部项目尽快运营,加快开工城发5A级金融办公中心等重点项目,加速推进海洋国际中心等特色总部项目建设进度,系统完善提升片区基础设施配套功能,打造新区海洋经济蓬勃发展桥头堡。
  交通商务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锚定“走在前、挑大梁”,全力招大引强、攻坚项目,推动优势产业倍增、新兴产业起势、主题园区提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新经济园区特色。把发展壮大总部经济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持续发挥中化石油华北总部等总部经济的消费带动效应、产业乘数效应;跟进服务好铁路项目,推动山东铁投集团青岛总部所属铁路分公司在新区联合运营;加快打造慧创西海岸创新产业园、绿色建材科技示范园、哈工大导航仪器产业园等3个智能制造专业化园区。提升项目引建质效。精准研判招商线索、制定招商图谱,推动更多大项目、好项目储备落地;主动上门、靠前服务,全方位摸排园区企业用工、科技、土地等要素需求,破解制约发展难题;建好用活固投支撑项目、新拿地项目、签约注册项目、在谈项目、在建项目等5张清单,挂图作战,项目化、节点化做好新开工及储备项目全过程督查督办,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夯实资源要素保障。统筹抓好项目选址、产业准入、设计方案、征地拆迁、土地报批等全流程、各环节,全力保障数字地理信息科创园等20个重点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持续加大土地供应力度,做好土地高效利用和“腾笼换鸟”文章,推动土地、资金等资源要素向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倾斜。

  促进城乡融合,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既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发展韧性、拓展发展空间的有效举措。全会围绕“要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上坚定不移、久久为功”作出一系列部署安排。
  2024年,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快建设青岛国际种都,成功举办首届青岛种博会、全市“十五五”种业发展规划研讨会,青岛种业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清原种业启动国家重大生物育种专项项目;万马高端装备等一批重点项目创出“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新区经验,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7个,开竣工重点项目13个,示范区获全省科技兴农先进集体称号。新的一年,现代农业示范区将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始终保持“打头阵、当先锋”的昂扬姿态,努力打造陆海统筹特色种业新高地;办好第二届青岛种博会,擦亮青岛国际种都新名片;开展“项目落地年”行动,深化“1+5+8+2”联合招商机制,加强“全员招商+招商大使”联动,积极引进中国农科院等一批国内高层次科研机构和现代农业领军企业;推动农文旅深层次融合发展,以产业融合促进城乡融合,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