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激活“红引擎”,释放“家温暖”

胶南街道总工会深化“党工共建”融合发展机制,为广大职工办实事谋实利

  □本报记者 祁璟
  本报通讯员 王殷霞 吕瑞峰
  
  近年来,胶南街道总工会坚持以职工为中心,持续深化“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党工共建”融合发展机制,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职工服务体系,积极为广大职工办实事、谋实利,全方位提升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党工共建<<
  筑牢发展根基

  胶南街道总工会持续推动党建工作与工会工作深度融合,积极发挥党工共建作用,一体化推进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建设。同时,联合党建团队,对辖区非公企业进行梳理,分批次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召开专题工作推进会议,靠前指导、充分引导,推动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同步落地,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此外,胶南街道总工会坚持党工联动,吸纳200余名党员组建工会志愿者队伍,先后开展公益市集、走访慰问、普法宣讲、心理咨询等志愿服务活动20余场次,推动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同频共振、融合互促,为辖区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大合力。

  >>精准服务<<
  解了急难愁盼

  胶南街道总工会致力于打造“家门口”工会模式,为职工群众提供“零距离”服务,实现工会服务与职工需求精准对接。2024年,共开展健康义诊、应急救护知识普及、亲子早教、家庭教育讲座、儿童创意沙盘等活动40余场次。
  针对就业困难群体,胶南街道总工会开展小儿推拿、叉车驾驶等实用技能培训,帮助居民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竞争力。同时,组织80余家企业举办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近300个。胶南街道工会通过开展类别广泛、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满足不同居民的就业创业需求,让辖区居民好就业、就好业,让更多劳动者实现“一技在身、一证在手”,引导更多居民搭上技能致富的顺风车。
  为解决寒暑假职工子女“看护难”的问题,胶南街道总工会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开办假期公益课堂,为孩子们提供课业辅导等特色课程服务,既为孩子们营造了开心快乐的成长环境,丰富了他们的假期生活,实现了学习与成长“双丰收”,还解决了职工家长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安心工作。

  >>工会驿站<<
  打造温馨港湾

  “街道考虑得太周到了,有了驿站,冬天我们能喝上热水,吃上热乎饭了,工作累了也有地方歇脚了。”环卫工人郭金梅开心地说道。作为街道2024年重点民生项目,胶南街道工会驿站为户外劳动者提供了一个暖心便利、夏日纳凉、冬日驱寒的爱心家园。
  记者走进驿站看到,站内整洁舒适,空调、桌椅、冰箱、微波炉、饮水机、雨伞、充电器、医药箱等设施一应俱全,不仅为劳动者营造了舒适的休息环境,还为他们提供免费饮水、手机充电等暖心服务,让他们累了能歇脚、渴了能饮水、饭凉能加热、没电能充电。驿站还设置了智能门禁系统,劳动者用微信扫码就能进入,确保24小时服务不间断。同时,门上张贴有温馨提示,告知劳动者若遇到问题可随时拨打电话咨询。胶南街道工会驿站自启动以来,共服务劳动者200余人次,已成为户外劳动者工作时间的“温馨小家”。
  下一步,胶南街道总工会将坚持把服务职工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职工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不断创新服务形式,拓宽服务领域,让广大职工群众感受到“娘家人”的温暖,持续为职工幸福“加码”。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