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潜艇道具是如何诞生的?
在青岛影视基地置景拍摄的《蛟龙行动》《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两部大片角逐春节档,揭秘幕后拍摄故事
□本报记者龚鹏
1月29日(农历大年初一),在青岛影视基地置景拍摄的电影《蛟龙行动》《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将在全国各大影院正式上映。届时,观众将在影院中感受高水平制作团队带来的超强续作、震撼军旅、火爆ip、金戈铁马、IMAX视听盛宴。日前,两部影片分别发布特辑,揭秘幕后不为人知的创作故事。
《蛟龙行动》——
120米“钢铁巨兽”1:1打造潜艇真容
近日,由林超贤执导、梁凤英监制,黄轩、于适等主演,在青岛东方影都置景拍摄的军事战争巨制《蛟龙行动》发布首支制作特辑,揭秘影片激烈的战况、复杂的战场和耳目一新的装备。据介绍,该片大胆破冰,填补了国内核潜艇大战题材空白,也标志着国产军事动作大片进入下一赛程。
此前,电影《蛟龙行动》1:1打造潜艇置景的消息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在此次发布的制作特辑中,超级潜艇的真容首次曝光,让观众提前感受到了国之重器“贴脸开大”的震撼。不同于以往的潜艇电影,《蛟龙行动》拍出了核潜艇内部惊心动魄的实战交锋场面,再加上令人耳目一新的装备及高科技武装,一场前所未见的核潜艇大战将在观众面前震撼上演,彻底颠覆观众对传统潜艇电影的认知。
据悉,影片中的“龙鲸号”全长120米、宽11米、高16米,宛如一座“钢铁巨兽”,是迄今全球最大的潜艇道具。内部设计还原现实的潜艇构造,共设置鱼雷舱、指挥舱、导弹舱、核反应堆舱等9个舱室。从巨大的艇身结构到狭小的内部通道,甚至舱室中的每一根电线和每一个螺丝钉,都经过精心雕琢。作为潜艇小队和蛟龙小队的坚实后盾,“龙鲸号”的内部设计完美还原了真实潜艇舱室,每个舱室都发挥着独特而关键的作用,这些舱室相互协作,构成了一个复杂而精密的作战系统。
导演林超贤介绍,拍摄潜艇电影,等于大家要去做一次“科研”。潜艇置景内部的机械结构、指挥舱内的仪表盘、武器系统的操作流程,无一不是经过了详尽的研究和设计。同时,剧组在严格遵循保密原则的基础上,对真实场景和作战流程进行了精心的艺术加工与再创作,力求在真实性与观赏性之间找到完美平衡。此外,剧组还邀请了多位潜艇操作顾问、鱼雷顾问等不同领域的专家进组指导,负责设计“龙鲸号”与其他海底场景的专业美术组成员接近200名,剧组成员最多时达1300余人。林超贤表示,所有努力都只为拍出面向国际、属于中国人的潜艇大片,让影片不仅再现一个高度真实的潜艇世界,也向观众展示中国海军的实力与风采。
《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
调动200余匹马展现弓马骑射盛景
1月10日,由乌尔善执导、黄渤监制及出演,于适、那尔那茜、费翔、娜然等主演,在青岛影视基地置景拍摄的国民神话史诗《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发布“神话再续”世界观特辑。
特辑中,数百年未经战火的西岐军民面对邓婵玉、闻仲率领的殷商精锐与神通广大的魔家四将,在守卫家园的过程中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力量,以血肉之躯展开全力一搏。
作为西岐少主,姬发将在《封神第二部》中肩负起保卫家园的重任,领导西岐军民反抗强敌。导演乌尔善透露:“姬发在《封神第二部》里还没有成为周武王。从护卫殷商的王家侍卫到保护家园的西岐少主,在姬发身上可以看到普通人如何成长,如何面对善与恶并做出人生抉择的故事。”
记者从特辑中看到,西岐城内的军民素衣练兵,与朝歌的华丽形成鲜明对比。该片美术指导兼造型指导叶锦添介绍:“西岐主要是表达一种自然的、人文的感觉,而朝歌更加绮丽,代表着权力斗争与野心。”与朝歌城龙德殿的奢靡截然不同,西岐城的设计更显古朴。美术设计邱生介绍,为打造西岐真实的环境与氛围,美术组在藏马山影视城搭建了一座包含城墙、西伯侯大殿、马厩、祠堂、民房等在内的面积达900万平方米、标志建筑物超50栋的西岐城,为影片增添了很多可看性。
除了大规模置景,《封神第二部》的动作呈现也更趋丰富。动作指导桑林表示:“相比《封神第一部》,《封神第二部》中有更多弓马骑射的场面,对观众来说会更有视觉冲击力。”马术总监苏荣介绍:“《封神第二部》马戏的拍摄调动了200余匹马,观众可看到马战的震撼。”据悉,剧组启用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的10000平方米、6000平方米等9个大体量单体摄影棚,在园区临时外景地搭建了马场、麦田,只为更好展现铁骑齐出、势如破竹的震撼场面。
此外,为更好还原原著中的经典桥段“十绝阵”,乌尔善将十个阵法汇整为一,视觉化呈现出“十绝阵”的变幻莫测与危机四伏。视效制片人吴伊蓓表示:“《封神第二部》整体视效镜头超过1900个,视效工作量和难度比《封神第一部》增加了许多,将为观众带来更加震撼和丰富的视听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