饽饽飘香年味儿浓

面点师傅正在加紧制作年饽饽。

刚做好的刺猬造型年饽饽憨态可掬。

印有“福”字的年饽饽寓意新的一年蒸蒸日上、福气满满。

年饽饽里必不可少的枣饽饽成为新年礼盒中的必选项。

刚出锅的年饽饽麦香浓郁。

临近春节,盛客隆年饽饽订单量大增。

□本报记者王雪 摄影报道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年味越来越浓,年货市场也迎来“产销两旺”。这其中,年饽饽是西海岸新区市民必不可少的年货之一。近年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盛客隆胶东大饽饽成为越来越多市民过年的必备品,每年腊月都会走俏年货市场,今年也不例外。
订单量年年上涨
一小块面团在手里揉一揉、搓一搓,用模具卡出头部,再用两颗红豆点睛,剪刀轻轻开合、翻转几下,一只憨态可掬的“小刺猬”便做好了。1月13日,农历腊月十四,青岛盛客隆集团水兵厨房里蒸汽升腾、麦香浓郁,一笼笼年饽饽正加紧制作。
眼下正是年饽饽销售生产的旺季,盛客隆各个门店会将每天收到的订单汇总到水兵厨房。记者见到青岛盛客隆食品有限公司经理王晓琨时,他正仔细核对订单,安排一天的生产计划。
“我们的年饽饽订单量年年上涨。目前,馒头礼盒的订单量过万,年饽饽预订了近10万个,订单量已经与去年的总量持平,预计今年销量能够增加20%左右。”王晓琨对记者说道。
更注重绿色健康
走进面点制作间,香醇的麦香味带着记者儿时的幸福记忆一起袭来,那是久违了的“老面馒头”香气。
“你说的应该是‘老面引子’味儿。”王晓琨向记者道出了其中的玄机。“过去家家户户都用‘老面引子’做馒头,后来酵母取而代之,制作方便的同时也让馒头失去了老味道。我们延续传统制作老味道,还原大家记忆中的‘老面馒头’。”王晓琨表示,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年饽饽既要好看好吃,又要绿色健康。
王晓琨表示,盛客隆的年饽饽使用优质小麦粉作为原料,制作用水也达到直饮标准。“为了保证绿色健康,我们的饽饽没有使用其他添加剂,所以保质期要短一些,大家要注意冷藏保存。”青岛盛客隆集团董事长姜科勤提醒道。
增添过年仪式感
蒸汽氤氲中,记者瞧见了刚从蒸箱里取出的枣饽饽、钱龙和年糕等,造型多样的年饽饽叫人垂涎三尺。热气腾腾的年饽饽不仅寓意蒸蒸日上、红红火火,也承载着人们对新春的期许和对生活的热爱。
“每年我都会订一箱盛客隆的‘新年快乐’馒头礼盒。在年夜饭饭桌摆上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饽饽,已经成为我们全家过年必备的仪式感。”市民于清风笑着说。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蛇年春节即将到来,盛客隆也更新了蛇元素的年饽饽。“我们将蛇的外形卡通化,并加入了丰富的色彩。”姜科勤表示,盛客隆的年饽饽做得一年比一年精致,希望通过创新让更多人感受春节的喜庆氛围,体验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