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场镇扎实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理出村庄“明白账”,夯实发展“厚家底”

大场镇通过规范“三资”管理,激发富民兴村新活力。
□本报记者 徐丽
做好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工作,对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保护农民切身利益等具有重要意义。为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壮大村集体经济,2024年,大场镇扎实推进“三资”清理工作,多措并举解决“三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摸清农村集体资产家底,持续拓宽村集体增收新路径,为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清理旧账
扫清集体经济发展障碍
近日,在柳溪村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忙着核算2024年账务。柳溪村党委书记丁升元来到会计室,查看村集体资产管理情况。
“由于历史原因,我们村的账目没有彻底梳理,资产底数不清,制约了村庄未来的发展。”丁升元告诉记者,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该村从2024年3月起组织开展了“三资”清理动员工作。村两委班子成员出具清缴告知书,详细写明应收、应付的项目及数额,并从村干部、党员和公益性岗位人员入手,逐步打开“三资”清理工作局面。经过努力,共清收债权36.3万元,清偿债务23.3万元,债权债务及承包费减免相抵后,村集体剩余13万元,进一步保障了村民的合法权益。
此外,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柳溪村还推出承包费减免政策,对于积极配合清理工作的村民,给予承包费20%的减免优惠,并允许应收应付款项相互抵顶。这一政策得到广大村民的热烈响应。2024年12月,当柳溪村正式启动“三资”清理工作时,村民们纷纷前来缴费。短短三天,清欠金额就达到22万余元,为村集体经济的持续壮大注入了新活力。
资产融合
夯实抱团发展经济基础
去年10月份,三河埠新村党委书记毕纪花带队赴永联村调研,考察学习该村“敢破敢立、自强不息、团结奉献、实干争先”的奋斗路径,制定3年追赶计划和融合发展措施。
调研结束后,在三河埠新村党委的领导下,一套集体经济融合方案迅速出台。该方案采取折股量化的方式,推进资产融合,并通过统一人员管理、统一议事决策、统一财务收支、统一资产资源监管,实现了新村“一套班子、一套账本、一套制度”的高效管理模式。
为了夯实抱团发展的基础,三河埠新村在大场镇率先健全公共资源“一本账”,对村集体债权、债务进行了全面摸底,并建立详细台账。同时,制定详细的债务化解计划,通过回收历年陈欠、盘活资产资源、争取上级转移支付、流转土地等多渠道筹措资金,增收节支,尽快化解债务。
截至目前,三河埠新村已清收408笔、共计600余万元的欠款,化解150笔、共计140.38万元的债务。同时,新村还盘活机动地117宗、共计213.19亩,为集体增收7.08万元;盘活闲置宅基地7宗,为村民增收5.6万元;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9宗、共计3.34亩,为集体增收8.5万元。
“三社”引领
带动村集体村民双增收
家底摸清了,集体经济如何实现增收成了村庄负责人考虑的新问题。为此,大场镇依托新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纽带,积极探索多种发展路径,带动村集体和农民增收。
“我们营楼村成立了同富田园合作社,全域推行‘土地托管’模式,目前已整合90多家农机大户和家庭农场,以及2800多台农业机械。”营楼村党委书记赵记茂向记者介绍。据了解,“土地托管”模式实施以来,大村镇6万亩土地得到了托管服务,其中全程托管的有2万多亩,不仅村集体收入涨了,农民增收也有了新渠道。
另一边,馨和嘉园社区办起了同富劳务合作社。据了解,同富劳务合作社共有社员256人,成立了6个务工组,涉及15个工种,已向61个项目输送239名劳动力。相较个人单干,社员务工时长平均增长3个月,2024年务工收入较上年度提高1.5万至2万元。
三河埠村领办同富乡舍合作社,积极探索推进农村居住融合试点。目前,已吸纳社员282名,其中79名提出融合居住建房申请,打造三河埠村、汇水湾村2处集中居住示范区,目前13处多层庭院式住宅已交付,在全省逐步打造村庄居住融合新样板。
底清账明
筑牢乡村全面振兴基石
“作为大场镇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的内容之一,在全镇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整治工作中,我们采取高站位统筹、高标准摸排、高效能整治的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效。”大场镇农业农村中心经管团队负责人侯连庆表示,“镇党委专门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一把手亲自动员部署,主要领导挂帅推进。之后,镇党委又多次召开推进会、培训会和调度会,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效推进。”
为确保底数摸排到位,各村成立了以村党组织书记任组长的专项行动小组,全面负责排查集体经济合同。仅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摸清全镇1622份合同的情况,并针对合同中发现的问题建立问题台账,确保“底清账明”。
“在整治阶段,我们按照‘尊重事实、民主协商、依法处理’的原则,分门别类制定整改措施,点对点抓好整改。特别是针对合同内容表述不规范、合同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逐案分析症结、制定解决办法,确保‘排查出一个问题,解决到位一个问题’。”侯连庆说。
下一步,大场镇将持续抓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持续培育壮大集体经济新增长点,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