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校毕业生“就”在薛家岛
薛家岛街道构建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本报记者 丁霞
举办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为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搭建精准对接平台,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开展大学生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让返乡大学生实地感受家乡的变化和产业发展的蓬勃活力,激发他们返乡就业创业热情……近年来,薛家岛街道通过一系列举措,帮助高校毕业生走稳走好从毕业到就业的“关键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高校毕业生招聘会
搭建精准对接平台
为给高校毕业生与企业搭建沟通桥梁,全力促就业、保民生,2月13日,薛家岛街道“瑞蛇迎春送岗位,英才齐聚薛家岛”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在区人力资源大市场(零工之家)举行。
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前几天,我在网上看到了薛家岛街道举办招聘会的信息,今天特地过来看看,想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23岁的求职者刘昌奇告诉记者,“没想到现场的求职者和招聘企业这么多,真是热闹。”
“本次招聘会,我们带来了项目担当、注塑工艺员等岗位。”青岛长弓广电科技有限公司人事经理张维燕告诉记者,“现场求职者非常多,希望能招聘到企业所需的人才。”
据悉,此次招聘会共吸引了青岛瑞源智慧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海西湾科技集团、海西湾康弘实业等60余家企业参加,提供就业岗位600余个。活动当天入场求职者超800人次,其中100余人次初步达成求职意向。
为进一步扩大招聘会影响力,此次活动特别设置了“直播带岗”环节。直播间内,企业招聘负责人化身“带岗主播”,详细介绍企业情况、岗位需求、薪资待遇等信息,并与求职者在线互动,解答求职者提出的问题。当天累计观看人数突破5000人次,线上投递简历200余份,实现了线上线下招聘的双向联动。
此外,现场还设立“就享家”乐业服务站临时站点,为求职者提供就业创业、社会保险、技能培训、劳动维权等政策宣讲服务。
多彩社会实践活动
吸引“青雁”返乡就业
为吸引更多青年人才返回家乡就业创业,2月14日,薛家岛街道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举办2025年大学生“青雁归巢”暨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让返乡大学生实地感受家乡的变化和产业发展的蓬勃活力,激发他们返乡就业创业热情。
活动中,学子们不仅参观了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科技创新教育基地、连钢创新团队展馆,还参观了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作业现场,实地感受到这座现代化国际大港的繁忙景象与强大吞吐能力。
观摩结束后,学子们与街道、企业代表进行了座谈。薛家岛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负责人王琨从人才政策、住房补贴等方面进行了讲解;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团委书记张常江结合自身经历,鼓励大学生们抓住机遇、脚踏实地,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学子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将继续关注家乡发展,希望将来能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有效拓展岗位资源
精准匹配就业需求
为帮助高校毕业生走稳走好从毕业到就业的“关键一步”,近年来,薛家岛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着力在落实责任、拓宽渠道、分类指导、精准帮扶上下功夫,有效拓展岗位资源、精准匹配就业需求,为辖区高校毕业生踏出就业第一步做好服务工作。
“我们不断加强政策宣传,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宣传就业创业政策,全面提高政策知晓率。”王琨告诉记者,同时,依托“零工之家”与社区“就享家”乐业服务站,全面收集辖区企业用工信息,并反馈给辖区应届高校毕业生、有就业意愿的居民和登记失业人员等重点人群,为用工单位与求职者搭建起高效对接的桥梁。
下一步,薛家岛街道将聚焦青年人才需求,持续优化青年发展“生态圈”,着力营造青年发展友好氛围,为建设“‘醉’美薛家岛”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