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检察院以“三向三立”聚法治合力,纵深推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
打造“府检联动”西海岸样板
□本报记者 李宛遥 本报通讯员 周洁 黄娜
在公平正义法治轨道上推动行政与司法有机衔接、叠加互补,是推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2024年以来,西海岸新区建立起覆盖31家行政单位的“府检联动”工作机制,先后开展共同研判、联合监督108次,开展行业整改14次,建章立制8项,在行政执法与法律监督衔接、公共利益保护、营商环境优化等领域形成示范效应,多项创新成果获全国、全省推广,联动机制结出丰硕果实。
坚持目标导向,立足“行政+检察”共建机制
2024年6月,黄岛区(西海岸新区)人民检察院与西海岸新区管委区政府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府检联动”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标志着黄岛区“府检联动”工作机制的正式建立。根据《实施意见》,全区31家行政单位纳入联动“一盘棋”,围绕四方面16项重点任务联动协作。
为推动“府检联动”高质效开展,强化共商共议,2024年10月,全区“府检联动”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以“顶格推进”破解跨部门协作壁垒。会上,区检察院与20余家成员单位在“府检联动”机制基础上,构建检察监督与劳动仲裁协作配合、知识产权保护、社区矫正跨区域合作等13项特色协作机制,力推联动机制化、常态化、全覆盖建设。
数据互通是“府检联动”走深走实的重要推力。记者从区检察院获悉,该院搭建了府检联动执法司法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共享,联合研发模型38个、应用模型176个,发掘线索127条,成案54件,6个大数据赋能检察监督案例获评全国、全省典型案例,区检察院获评全省法律监督模型应用竞赛第一名。
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共建+共治”集中攻坚
“府检联动”怎么“联”?如何“动”?两者必须相向而行。
围绕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不畅难点,区检察院立足“依法行政+检察监督”社会治理新模式,紧盯自然资源、道路交通、市场监管等重点办案领域,深化双方信息共享、案情通报、配合取证等“行刑双向衔接”机制,进一步规范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2024年,依托行刑双向衔接机制移送案件400件,1件案件获评全省行刑反向衔接典型案例。
疏通公共利益协同保护堵点,府检双方认真总结在全省率先创建的“河长湖长湾长+检察长”等协作机制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建立多主体、共参与的公益诉讼线索移送、工作会商、联合调研等机制,联合探索在全市基层首创以认购碳汇等方式替代性修复生态,引导认购碳汇19吨,督促修复林地等3.3万平方米,追缴生态损害赔偿金126.3万元。
消除行政执法监督与行政检察监督衔接盲点,区检察院联合区司法局创建法治督察与检察监督协作配合机制,围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行政违法行为监督等方面深化联动,常态化开展联合监督检查,推动将检察建议采纳和检察意见回复情况纳入法治政府建设考核,增强落实刚性,助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坚持效果导向,立足“多赢+共赢”同向发力
“府检联动”工作机制运行以来,在提升执法效能、优化营商环境、守护民生福祉等方面形成了良性互动、优势互补、效能叠加的共赢局面。
合力守护社会稳定。以“案结事了 政通人和”为目标,府检合力推动一站式矛调中心高效运行,针对行政争议和涉众型矛盾纠纷,构建多部门参与的“整治集群”,综合运用检察听证、人民调解、司法救助等多种方式协同共治。2024年,多方联动化解行政争议51件,1件案件获评最高检与退役军人事务部协同开展司法救助典型案例。
合力优化营商环境。在全省率先创建“全维度互联、全场景服务、全融合履职”综合性护企平台,深化检察、法院、市场监管等部门配合,推动涉企案件执行20件560余万元,全国首创企业金融开户风险精准防范机制,获省政府发文推广。
合力守护美好生活。围绕就业、社保、养老等民生领域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强区检察院与区民政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协作,全国首创规范企业变更注销联动机制,促成56家企业与工伤职工和解赔偿440余万元,获最高检转发推广。
“‘府检联动’工作机制的建立是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区检察院将紧扣具体任务,在提档升级、叠加功能、创新模式上深耕细作,推动形成良性、相互促进的“府检联动”西海岸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