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29家服务站让消费维权“触手可及”


  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对灵山卫街道青岛东街市场进行检查。
  □文/图 本报记者 王雪

  “您好,我们是西海岸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执法人员,这是我们的证件……”3月5日,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来到灵山卫街道青岛东街市场,礼貌地说明来意后,便对各摊点的价格是否公示、票据是否留存、证件是否齐全且在有效期内、电子计价秤是否进行强制检定等情况进行逐一检查。此次“进市场”活动是2025年西海岸新区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系列活动的首场活动,除了常规的市场检查外,此次活动还有一项重要环节:规范消费维权服务站建设。
  走进青岛东街市场,可以看见“消费维权服务站”的导引牌张贴在市场宣传栏旁边的墙面上。跟随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一起,记者来到青岛东街市场管理办公室,这里同时是该市场的消费维权服务站。“如果市场内发生消费纠纷,我们会引导消费者先来到这里,第一时间为其进行维权、调解。我们会对投诉内容、处理结果、处罚单据等建立详实台账。”青岛东街市场主管、消费维权服务站责任人葛艳霞翻开手边的《农贸市场消费投诉处理记录》,里边详细记录着她从2017年以来在这里处理过的每一次消费投诉。
  “早在2017年,我们就鼓励有条件的消费场所就地、第一时间处理消费投诉。”区市场监管局消费者权益保护科科长张玉福介绍说,群众常常通过拨打12315热线进行消费维权,虽然渠道通畅,但一个简单问题往往需经多道程序才能解决。消费维权服务站的设立,让一些简单的纠纷不出消费场所就能得到快速处理,实现了消费维权的“触手可及”。
  目前,新区共有29家消费维权服务站。去年11月份,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山东省消费者协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消费维权服务站规范提升的意见》,要求健全基层消费维权网络体系,打通消费维权“最后一公里”。“去年以来,我们加大推进消费维权服务站规范建设的力度,让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享受更加便捷、高效、专业的服务。以青岛东街市场为例,通过检查我们发现,消费维权服务站的留痕工作比较规范,但维权流程的公示环节还可以继续完善。”张玉福说。
  消费,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社会民生。“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推进市场监管服务向更多商圈和集贸市场延伸,建立更多的消费维权服务站,并加大对站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优化站点服务功能,真正将服务站打造成为群众消费维权的‘首选地’和‘直通车’。”区市场监督管理综合保障中心副主任胡利伟表示。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