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踏青赏花正当时 花粉过敏要当心

  □本报记者 龚鹏

  春满大地,繁花盛开,正是踏青赏花好时节,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感受春天的气息。然而,对于花粉过敏患者来说,春天却需要“严阵以待”。“每年春季,我们都会接诊一部分花粉过敏患者,他们的症状各不相同,有鼻涕不止的,有起风团的,还有胸闷、咳嗽的。”隐珠街道风河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主治医师贾玲红表示。
  那么,敏感人群该如何预防花粉过敏?外出时我们应如何有效规避致敏原?贾玲红为广大市民朋友带来一份详尽的花粉过敏防护指南。

  花粉过敏症状极易与感冒混淆

  据贾玲红介绍,花粉过敏的症状多种多样,包括眼睛痒、鼻塞、流泪等,这些症状很容易与感冒等其他疾病混淆。
  从鼻部症状来看,花粉过敏患者可能会出现鼻痒、发作性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和鼻塞等过敏性鼻炎症状,这些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但持续时间更长,且没有明显的感染迹象。“如果空气中花粉浓度较高,花粉还可能深入呼吸道,导致发作性喘息、咳嗽、胸闷等过敏性哮喘症状,严重影响呼吸功能。”贾玲红说道。此外,花粉接触皮肤后,可能引发皮肤表面出现红斑、丘疹、风团等,伴随强烈的皮肤瘙痒,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皮肤脱屑等情况。不仅如此,花粉过敏性结膜炎也不容忽视,会导致眼睛发痒、眼睑水肿,可能出现水样或黏液脓性分泌物,影响视力和眼部健康。
  贾玲红表示,在新区,春季花粉过敏的“罪魁祸首”并非桃花、樱花等观赏花卉,而是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杨树、柳树、柏树等树木。“这些树木的花粉属于‘风媒花’,其特点是花粉产生量大、重量轻、体积小,能够随风飘散很远的距离,容易与人体的肌肤和呼吸道发生‘亲密接触’,从而引发过敏反应。”此外,春季也是人们挖野菜的时节,某些野菜也可能成为过敏原。“例如灰条菜、马齿苋等属于光敏性食物,一些过敏体质的人在食用这些野菜后,如果皮肤暴露在阳光下,容易诱发日光性皮炎,导致眼睑、面部、颈部及手臂等部位出现红肿、瘙痒等症状。”贾玲红说。

  每天10时至17时是过敏高发时段

  敏感人群该如何预防花粉过敏?贾玲红认为,了解花粉过敏的高发时段对于预防工作至关重要。
  “每天上午10时到下午5时,是花粉浓度最高的时段,尤其是在干燥、大风的天气条件下,花粉更容易被吹散到空气中,增加过敏的风险。因此,敏感人群在此时段应尽量减少外出活动,避免与高浓度的花粉直接接触。”贾玲红表示。
  据悉,唐岛湾湿地公园、大珠山景区、琅琊台景区等是人们喜爱的踏春胜地,但这些地方却隐藏着较高的过敏风险——唐岛湾湿地公园内有大量垂柳,其花粉在春季浓度较高;大珠山景区的侧柏在3-4月花粉浓度较高;琅琊台景区周边的黑松也可能带来过敏风险。
  “过敏体质人群如果近期计划前往这些地方踏青,需做好充分的防护措施。”贾玲红说道。

  做好防护措施,尽量远离过敏原

  除了避开花粉过敏的高发时段,掌握有效的防护措施也可有效预防花粉过敏。“要做好物理防护措施。外出时,过敏人群应佩戴好口罩、护目镜,穿上长袖衣服,尽量减少皮肤暴露在外的面积,降低花粉接触皮肤和呼吸道的几率。”贾玲红说。
  不仅如此,居家时也不能放松防护。要保持室内卫生,适当通风(但应避免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段开窗);尽量不要在室外晾晒衣服、床单等,以免花粉附着其上,带入室内。贾玲红建议广大市民朋友可以在家中放置一台空气净化器,通过过滤空气中的花粉颗粒,降低室内花粉浓度。
  “此外,易过敏人群可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柠檬、草莓等。若处在过敏高发区,易过敏人群还可提前遵循医嘱服用抗组胺类药品,如氯雷他定等,以预防或减轻过敏症状。也可以通过中医进行调理,一些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调和气血的中药对于缓解花粉过敏症状有一定的功效。”贾玲红说,居民可咨询中医医师,根据个体情况选用合适的方剂进行辨证调理,缓解过敏症状。
  “如果发生过敏,一定要保持皮肤的完整性,避免用力抓挠,以免加重皮肤损伤和感染的风险。洗澡时水温要适宜,不要用力搓洗皮肤,发病期间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浴用品。如果皮肤出现脱屑等情况,可使用润肤露加强保湿,并选择柔软的贴身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和刺激。”贾玲红说。
  “花粉过敏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但只要我们充分了解其症状、致敏植物和高发时段,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就能大大降低过敏发生的概率,减轻过敏症状对我们的影响,从而尽情享受春天的美好。”贾玲红说道。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