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携DeepSeek大模型赋能西海岸新区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
数字赋能,打造“智造高地”
□本报记者 王雪
当人工智能的浪潮与实体经济的脉搏同频共振,西海岸新区正以一场关于未来的“双向奔赴”,书写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近日,山东华为云DeepSeek创享会在新区举办,华为云联合多家生态伙伴发布系列产品,分享DeepSeek新型应用场景。DeepSeek大模型如同投入产业深海的“智慧引擎”,激荡起新区向“智造高地”跃迁的澎湃动能。
激活制造业数字化基因,推动“制造”迈向“智造”
工业机器人有了国产“关节”,矿用变频电机打破国际技术垄断,矢量网络分析仪闪耀“好品山东”的科技光芒……在西海岸的智能制造版图上,DeepSeek大模型的到来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嵌入了一个渐趋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
近年来,新区智能制造装备及精密仪器仪表产业科技创新实力持续增强,共有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7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6家;中加特自主研发的变频电机一体机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实现了对国外相关技术壁垒的突破,在我国矿用领域市场占有率超过80%,行业排名第一,2024年7月,其参与完成的“深部煤炭数智化高效开采成套技术与工程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斯图加特研发生产的工业机器人,涵盖了点焊、弧焊、装配、激光加工等机器人应用领域,其产品在精度、稳定性及智能化水平上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国华(青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研发的高性能机器人关节谐波减速器,打破了进口产品在高端市场中的垄断地位……
如今,随着华为云携大模型技术深度融入,新区传统装备制造的数字化基因被重新激活,“硬科技+软实力”的融合创新,让新区制造企业从“制造”迈向“智造”的步履愈发坚实。
从单点突破到系统跃升,为产业转型注入“数字动能”
智能制造的高质量发展,从来不是企业的“独角戏”。西海岸新区深谙此道:积极打造三大高端装备产业片区,智慧纺机、工程机械、机器人等重点领域集聚发展生态不断优化;围绕重点领域制造过程的智能化需求,加快推动智能制造装备及精密仪器仪表创新发展,促进高端制造业与人工智能融合;聚焦工程机械、纺织机械、数控机床、仪器仪表等重点领域,实施技术改造升级导向计划,推动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DeepSeek大模型为这片生态沃土注入了“数字动能”。创享会现场,产学研各界代表分享了DeepSeek大模型的前沿进展与实践成果。华为云联合多家生态伙伴发布系列新产品,涵盖工业、教育、服务等领域。与会嘉宾一致认为,通过政府引导、龙头带动、场景开放和人才共育,新区有望在“AI+海洋科技”、智能制造等赛道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新区高度重视与华为云的战略合作,双方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已结出累累硕果。”区工信局(科技局、大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然吉表示,这种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生态闭环,正在将技术势能转化为产业动能。未来,新区将继续以开放姿态、优质服务,支持华为云生态伙伴在新区落地生根,共同推动“AI+工业软件”“机器视觉”“数字人交互”等场景从技术探索迈向产业规模化应用。
以“智变”创“质变”,为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赋能
站在数字经济的潮头,新区正以智为核、以链为脉,擘画着一幅智能制造的澎湃图景。
聚势“龙头引领+链群共舞”突破战,依托“1+5+X”招商体系擎旗定向,新区引进国内及世界500强产业龙头企业。精准招引上下游企业,锻造全产业链,重点支持雷沃工程机械集团与潍柴集团联动,形成完整产业体系。同时,强化服务保障,推动大项目早建成、早投产。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新区打造工业智能化升级体系,实施技术改造升级计划,提升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提高研发经费投入。推动数实融合发展,实施全方位、全链条改造,培育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同时,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此外,新区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共享加工中心建设,建立共享加工中心联盟、纺机机械行业协会,推进装备企业之间资源共享、业务拓展。推进重大创新载体建设,如高端轴承青岛示范基地项目加快布局创新载体,利用大科学装置等创新平台赋能产业发展。开展工业设计提升工程,支持创建国家级、省级、市级工业设计中心,促进工业设计与装备制造业深度融合。搭建人才队伍体系,引进培育复合型企业家人才、专家型人才,支持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开展品牌培育工程,支持企业参加国际展会及高端论坛,打造高端品牌,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在DeepSeek大模型开启的智能新时代,西海岸新区正加速拥抱数字化浪潮,以“智变”创“质变”,在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踏响属于新区制造的铿锵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