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西海岸新区首个智慧评审建设工程试点项目完成,同比节省评标时间50%

智能评标:更快更准更优

  □本报记者 陈蔚
  本报通讯员 滕美萍

  近日,西海岸新区首个智慧评审建设工程试点项目顺利完成,标志着青岛市智慧评标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智慧评审工作是青岛市承担的2025年省级摘星夺旗改革任务,对全省招投标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西海岸新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副主任范倩介绍,新区先行先试,选定三圆新都心配套工程(施工)作为试点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1985万元,采用综合评标法,共14家企业参与投标。评标委员会对智能辅助评标结果进行了全量复核,准确率100%。该项目3小时完成评标,同比节省评标时间50%,得到评标专家、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的一致认可。
  “智慧评审是人工智能在建设工程招投标领域的重要应用,旨在提升评标效率、优化评标质量并减少人为干预。”范倩介绍,智慧评审核心功能包括自动比对投标文件中的关键要素、提取数据、进行语义分析,完成分值计算并给出参考得分,从而辅助专家完成评审工作。
  智能辅助评标显著降低评标难度,强化风险防范,使评标质量更“优”。智慧评审系统可瞬时处理海量数据,对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关键条款进行扫描、读取、分析,主动提示文本雷同、报价一致、异常关联等关键信息,让评委从繁冗的客观资料核对中解脱,集中精力发挥专业建议、技术评估作用,切实提高评标质量。
  智慧评审能统一评审尺度,最大程度降低自由裁量权,使评标结果更“准”。系统将招标文件评分标准和投标文件中得分条款汇总集中、突出关键字,减少专家主观判断的风险,减少错评、漏评的发生,降低标后质疑、投诉可能性,提升结果公信力。
  此外,智慧评审可释放算力优势,突破效率瓶颈,使评标工作更“快”。系统能完成基础数据核验,自动比对分析所有投标单位营业执照、企业资质证书、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证照,生成智慧评审报告,用时仅十几秒,相较人工评审大大节省了评标时长。
  下一步,西海岸新区将进一步完善智能辅助评标功能,扩大应用范围,加快推动青岛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向便捷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奋力开创新区公共资源交易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