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文章内容

一季度新区金融量质齐升

存贷款增量超500亿元,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本报记者 董梅雪
  
  今年以来,西海岸新区金融系统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宗旨,资本市场培育与科创生态构建协同发力,交出一份“量质齐升”的季度成绩单,为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新区存贷款增量超500亿元,制造业贷款、绿色贷款企业、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实现快速增长,4家拟上市企业取得阶段性进展,多个指标勾勒出金融赋能的强劲发展曲线。
  服务实体经济
质效持续提升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近年来,新区始终坚持经济和金融良性互动,实施金企对接“春雨行动”,全面深化金融伙伴、金融管家工作机制,利用“财政+金融”创新科技融资新模式,在服务实体经济、惠及小微企业、优化金融生态等方面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在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下,今年以来,新区金融业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截至3月末,全区各项存贷款余额达9012.63亿元,较年初增长528.85亿元,同比增长8.33%。
  信贷结构不断优化,贷款利率持续下降,呈现出“重点突出、成本下行”的良性态势。其中,截至3月末,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81%,绿色贷款增速达12.24%,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保持14.94%的增速。
  2024年10月份,新区启动“联建共融 政金惠企”战略联盟,组织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青岛分行强强联合,携手打造活力充沛、健康可持续的金融生态,全力服务新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新区充分利用好股份制商业银行联盟等,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
  据统计,截至3月末,各银行机构面向“4+1”新兴产业园区的226个重点项目,走访对接740余次,新增授信42.33亿元,新增放款33.35亿元;各银行机构全面对接490个重大项目,累计对接1000多次,新增授信55.63亿元,新增放款金额36.8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3月末,股份制商业银行联盟对新区的融资支持总额达到1637亿元、较成立之初新增94.7亿元,对区属国企融资支持总额达918亿元,较成立之初新增144亿元;民生银行创新融资解决方案,将交通商务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的多个子项目整体打包,通过绿色金融快速通道,仅用2天完成上会批复,投放贷款3.4亿元。
构建企业上市
梯度培育体系

  上市公司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和“硬支撑”。近年来,新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打造高效企业上市生态圈,通过优化上市扶持政策、建立企业上市工作专班、完善企业上市会议制度等举措,构建企业上市梯度成长体系,助推企业上市加速跑。
  一季度,新区持续加强后备资源挖掘培育,聚焦28家重点拟上市企业,开展“一对一”走访活动,全面摸排企业上市意愿,按照“能进能出、动态调整”的思路,一企一策、精准画像、靠前服务,组织资本市场专题培训7场次。
  同时,密切与交易所合作,沪深交所现场调研走访新区重点拟上市企业,“一对一”为企业精准对接资本市场出谋划策、问诊把脉,一季度走访拟上市企业10家次。
  此外,新区直接融资渠道持续拓宽,灵活运用境外资本市场,联合澳交所高规格举办2025境内外资本赋能青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国际债券市场会议,落地新增境外债券发行2亿美元。持续开展科技创新债券等创新产品培训工作,一季度助力区属国企年内落地2笔科创票据,发行金额5.7亿元。
创投风投激活
科技创新生态

  高质量的资本矩阵是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底坐”。聚焦“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建设,今年以来,新区金融放大青岛创投风投大会等重大活动平台效应,新区创投风投市场呈现量质齐升态势。
  一季度,新落地亿元级基金5只,总规模8.5亿元。2024年度新区创业投资基金规模增量跃居全市首位,为新区科技型企业发展注入“资本活水”。
  今年,新区组织举办了青岛市氢能产业园项目投资专场对接会、2025境内外资本赋能青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邀请50余家金融机构参加现场路演,为总融资需求近9亿元的13个中早期路演项目搭建融资平台,推动项目端和资金端精准高效匹配,构建起“资本+产业”的良性互动机制。
  目前,全区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创投生态体系,截至目前,新区累计完成中基协登记基金管理人48家、备案基金产品297只、认缴规模1229.38亿元。资本活水持续浇灌科技型企业,助推创新要素加速集聚。
  当前,新区正通过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优化“信贷支撑+上市培育+创投孵化”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下一步,新区金融系统将着重强化政策协同、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服务机制,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精准的金融支持。
更多 往期报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青岛西海岸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